低溫易引發心血管疾病急性發作,國健署提供「驅寒保暖健康道」要訣,定期量血壓、手腳保暖不忘戴帽及圍巾。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表示,寒流來襲,各地出現低溫,死因統計資料顯示,民國101年因為心臟病、中風及高血壓疾病死亡人數高達33168人,平均每天就有91人因為心血管疾病(心臟病、中風及高血壓疾病)死亡。

國健署提供「驅寒保暖健康道」要訣,「控制病情、監測血壓」,三高及心血管疾病患者除規律服藥、定期回診及飲食控制外,更重要的是定期量血壓。「注意保暖」,特別是頭部及四肢,保暖衣服足外,還要戴帽子及圍巾。

「氣溫回升再出門運動」,國健署建議有運動習慣民眾應避免太早出門,應等氣溫回暖後再出門。「泡湯避免長時間」,溫度不要超過攝氏40度。「飲食定期且情緒控制」,建議多喝水、攝取纖維素,預防便祕。

「有心臟病及中風徵兆,立即就醫」,徵兆包括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或發生臉部表情不對稱、單手無力下垂、口齒不清的情形,一定要儘速就醫。

近日寒流來襲,各地氣溫可望下探至10度以下低溫,面對氣溫的巨大變化,國民健康署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及老年長輩,多注意3大心臟病徵兆,外出泡湯時也要謹守「護心5招」,遠離心肌梗塞和中風等冬季好發疾病。

 

 

據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顯示,101年共有42449人因為心臟病、中風、糖尿病、高血壓而死亡,占總死亡人數27.6%,國人約四分之一因心血管疾病而失去寶貴的生命。

冬天是好發心血管疾病的季節,心血管疾病患者和老年人容易因氣溫下降,引起血管收縮、血壓上升,間接造成心房顫動,導致心肌梗塞及中風。對此,國健署提醒高風險族群,天冷時需特別注意保暖,帽子、口罩、手套及保暖衣物不可少,同時也要定期量測血壓,並遵守醫囑服用藥物。

此外,別小看胸悶症狀,認為自己有運動習慣、休息一下就會好。臨床發現「輕微胸悶」才是最危險的心臟病警訊,半數以上心肌梗塞患者,在發作的前1個月內,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部悶痛狀況。

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為避免因自身輕忽而延誤救治時機,平常要多注意以下心臟病的徵兆及警訊:

1. 心絞痛:主要徵兆為「胸悶」,範圍約半個手掌,位置在胃到下巴、右肩到左肩甚至到左手肘。

2. 心律不整:主要徵兆為心臟蹦蹦跳,容易喘、耐力變差,若為心房顫動,中風機率高達常人的5倍。

3. 心血管過於狹窄:主要徵兆為吃飽飯後、生氣或有壓力時、季節轉換、運動過後,出現喘不過氣、心悸、持續幾分鐘以上的噁心和冒冷汗。

天寒泡湯夯 護心有5

 

 

氣溫驟降,空氣冷颼颼,各大溫泉會館卻擠滿泡湯的民眾,國健署提醒心血管疾病病患及老年長輩,泡湯時,應謹慎並特別注意以下事項,才能避免血管和血壓變化異常,誘發心血管疾病。

  1. 天冷不宜長時間泡溫泉,時間勿超過15分鐘,以免因四肢血管擴張,周邊血流量遽增,引發心血管或腦血管急症。
  2. 泡溫泉會導致血管擴張,造成低血壓,因此泡湯後勿太快起身,以免暈倒發生溺斃意外。
  3. 有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的人,泡湯時最好有親人陪同,避免獨自在個人池,免得發生意外時沒人知道,錯失黃金治療時機。
  4. 糖尿病患者、高血壓、膽固醇過高患者在泡湯時更要特別小心,溫度勿超過40,且千萬不要一下用冷水,一下用熱水,這種方式最危險。冷熱溫差大將導致血管急速舒張、收縮,心血管突然收縮或血流受到阻塞,易引發心肌梗塞或缺血性中風。
  5. 若剛喝過酒,或吃過麻油雞、羊肉爐、麻辣鍋等大餐,也要避免飯後馬上泡湯,最好等飯後1.5小時或2小時再進行。酒精、麻辣食物都會讓心跳加速,加上熱水、溫泉刺激,恐怕心臟負荷不了,造成心肌梗塞、中風等意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in Driver Blog 的頭像
    Win Driver Blog

    Win Driver Blog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