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考考你,球棒和球一共要1.1美元,球棒又比球貴1美元,兩樣東西各要多少錢?信不信由你,這問題,牽涉到世界經濟的興衰。它甚至可以解釋,為什麼窮人很難變有錢。

古典經濟學假設每個人都會做出理性決策,是嗎?複雜的人類到底是怎麼思考的?行為經濟學聚焦於人類的思考方式,以驗證古典經濟學的部分基本假設到底對不對。

「大腦思考」的圖片搜尋結果

事實上,人類的腦子會做怪;以前述的問題來說,腦子會將1.1美元簡單分為1美元和0.1美元,而不是正確答案1.05美元和0.05美元。人類亦傾向於模仿他人、偏好合作而非競爭。

因為如此,部分經濟學的簡化假設不見得永遠正確:人類行事的基準不一定是自身的長期利益,做決定之前也不會思考所有的成本和益處。

許多行為經濟學的洞見,是以研究美國大學生等優勢族群為基礎。但對富有國家的窮人、以及發展中國家的大量居民來說,行為都是股強大的力量。因此,行為經濟學對國家發展來說非常重要,世界銀行也在最近出版的重要刊物《世界發展報告》中討論此事。

正如報告所言,窮人做出不良經濟決策的機會比較高;那不是因為窮人不理性或不聰明,而是因為他們的處境極為不利。他們常缺乏正確決策所需的基本資訊,例如何時該用肥料、該用何種肥料等;他們居住的社群也比較常抱持錯誤觀點,例如認定女生不該上學。

傳統經濟思維假定,窮人會想努力走出貧窮。但衣索比亞、法國等地的研究顯示,貧窮讓人產生無力感、打壓進取心,因此窮人可能根本不想改善生活。就算他們想,也得面臨重重阻礙。窮人沒有犯錯空間,使得他們傾向於規避風險;如果連下一餐在哪裡都不知道,存款、投資未來自然十分困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in Driver Blog 的頭像
    Win Driver Blog

    Win Driver Blog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