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增長,事物的意義也持續累積、擴大,有很多事情帶給你愉悅的感受,但也有很多會讓你感到痛苦。當生命乘載的意義變得愈來愈複雜,有時為了獲取他人對我們的認同,或者只是希望自己可以做到更好,便會產生壓力,帶來痛苦。
John C. Parkin在《Fuck it: the ultimate spiritual way說句「去他的」,減少99%的壓力》書中指出,意義是一種執念,一旦太多、太沉重的時候,就會影響到個人的生活,所以,你必須懂得處理它,才能放掉讓你痛苦的諸多意義。他提出四種技巧,可以用來察覺並釋放壓力:
1.有意識地覺察身體的緊繃:
假設你坐著看一本書,先把注意力放在肩膀上,然後放鬆肩膀,你可能感覺到肩膀立刻往下沉;接著,再注意到脖子、下巴、額頭和眼睛周圍,最後,再把注意力拉回你的肩膀。很可能你的肩膀又回復到緊繃的狀態,請試著放鬆,讓肩膀再次往下沉。
2.放下現在緊抓住的人事物:
檢視你想緊抓住的所有人事物,例如另一半、工作、健康、親朋好友、美食美酒等等,全部列出來,然後告訴自己,就算沒有這些東西,你也可以過得很好。
你會因此發現,生存所必需的東西其實少之又少,而練習放下,就是讓自己知道,即使沒有現在想要的這些東西,你也可以活得好好的事實。
3.接受一切事物原本的狀態:
要讓自己好過一點,免除不好感受的最佳方式,就是接受事物原本的狀態。導致我們唉聲嘆氣、批評埋怨的原因,是因為內在感受不好,而想從外在找到感覺不好的理由。然而,很多讓我們不高興的事情,大多時候我們其實什麼也沒辦法改變,例如公車晚到、老闆盛氣凌人、孩子懶惰成性,你當然可以選擇逃避離開,但如果你還沒準備好做這些事,那就別再抱怨,接受吧!從今天開始,別再想著自己應該瘦一點、高一點、好看一點,接受自己原本的樣子,感覺一下會如何?接受工作、家人、朋友原本的狀態,感覺如何?
Parkin建議,嘗試以像接受好消息一樣的方式接受壞消息,就能開始享受發自內在的美好感受。
4.透過內在「觀察者」觀看思緒流動:
培養觀察自己身心發生了什麼事的能力。先靜坐一會兒,開始跟內在的「觀察者」接觸。讓思緒自然流動,有意識地觀看自己的思緒,假裝這些思緒、想法都不是你的,也不要批評,單純地接受就好。
觀察者始終用最單純、最中立客觀、不批評的角度觀察。就好比高速公路上的監視器,什麼都看得見,但不會干涉。當你透過觀察者接受了自己原本的想法與感覺,就比較能夠冷靜地看待每一件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