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省錢,心理學家建議你可以隨身帶著大鈔,例如50美元、100美元的鈔票。
為什麼?美國心理學家桂思涵博士(Dr. Mary Gresham)解釋,我們把大鈔視為「特別的錢」,在把大鈔花下去之前,會猶豫再三。
那為什麼我們會不情願把大鈔找開變成一堆小鈔呢?
這跟行為經濟學裡的一個概念「心理帳戶」(mental accounting)有關。這個概念由芝加哥大學行為科學教授泰勒(Richard Thaler)提出的「心理帳戶」,是指各體在做決策時,會因為心理帳戶的存在,做出非理性的投資決策、消費行為。
桂思涵說:「我們處理金錢的方法,與對金錢的分類息息相關。」「我們把一大堆小鈔票視為繁雜、不重要的現金,把大鈔視為特別的錢。」
《消費者研究期刊》(Th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一篇研究指出,如果你得到一張100美元鈔票或5張20美元鈔票,那你拿到5張20美元的情況下更容易把錢花掉。
這篇研究對一群大學生進行測試,發現跟拿到一張1美元鈔票的大學生比起來,拿到4個25美分硬幣的大學生更可能把錢花掉來買糖果,而且會買更多。
有些消費者喜歡選擇刷卡而非付現,可能把錢包放大鈔的省錢策略效果打折扣。桂思涵建議,任何會讓你在結帳前多花一點時間考慮的手段,都有助讓你做出更合理的決策。她建議,可以把50美元或100美元大鈔包在信用卡外面,這樣一來每次你要購物前,就會對花錢的痛苦更有實感。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