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至今人們都還在談論1773年在美國波士頓,為了抗議英國壟斷茶葉,將茶葉全數倒進海裡的抗議行動。然而自19世紀中葉開始,從建立鐵路到電信網,這些又費時又耗資巨額的工程,需要大量人力,進而衍伸出各樣技術以便節省成本,因此人們開始發現,要反抗壟斷,必須要先反制那些擁有技術的人。

壟斷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掌握市場的人可以向其他想進入市場的對手收取費用。耶魯大學教授亞瑟.哈德利在1885年針對鐵路管理法就這樣解釋過:「這足以削弱其他對手,讓市場掌握在少數人手上。」

今日的美國,有賴於1890年通過的反托拉斯法,賦予人民權利去分裂私營公司,不讓單一公司獨大。然而在1970年到1980年之間,一群芝加哥學派的學者著手推翻美國的反壟斷制度,在1996年的《通信規範法》第230條中,讓網路平台公司不必監督自家平台內容,也不用為所有人提供公平公正的服務。

而這就是蘋果、亞馬遜等科技巨擘崛起的起源。他們可以自由的開發營業模型,以不同方式對待每個買賣雙方,這幾乎改變了美國人的生活。亞馬遜主宰了零售業,Google和臉書則底改變我們的認知,甚至將人們「分門別類」。去什麼地方?看什麼電影跟新聞?聽什麼音樂?科技巨擘都幫我們用演算法算好並且匹配完成。

科技公司掌握人們生活的同時,坐擁這些公司的CEO如祖克柏、貝佐斯等,幾乎就像上帝一樣:我們生活在由他們製造出來的世界中,想什麼、去哪裡,無一不受到科技公司的牽制,而隨著人們的生活被這些公司完全滲透,反壟斷法基本上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人們已經失去當年把茶葉倒進海裡的行動力了。

https://harpers.org/archive/2020/09/the-big-tech-extortion-racket/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in Driver Blog 的頭像
    Win Driver Blog

    Win Driver Blog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