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有演講的經驗,但能做到激勵人心者不多。能迅速的彙整自己的思緒,並流暢的表達,有組織地分享自己的想法,凝聚成團體的共識,全倚賴於即席談話的能力。

《說得好!如何演講和對話才能起到效果》(Well Said! Presentations and Conversations That Get Results)一書的作者達琳.普萊斯(Darlene Price)說,習慣是一種下意識出現的慣性性思考、感受方式或行為模式。

2-1  

作為一名演講者,不宜出現緊握雙手,跺步,未與觀眾四目相會等下意識習慣,因為觀眾會察覺到你的緊張與侷促不安。

美國財經科技網站《商業內幕》近日報導了公眾演說者千萬要避免出現的八個習慣,只要能努力避免,有個精彩的演講將指日可待。

1.演說內容未能滿足觀眾需求:演講者經常有的不良習慣是,演講內容平庸無奇,沒有考慮到是否滿足觀眾的需要。聽眾會知道講者未做好準備,他們會失望、挫折,甚或憤而離去。

為了避免前述情況,先問問自己:我的聽眾是誰?他們現在著急的問題是甚麼?我演講的內容能對他們有幫助嗎?他們對我所要演講的內容瞭解多少?對於我講的內容,我希望他們怎麼回應?最好的公眾演說取決於「瞭解你的觀眾」這是首要信條。

2.眼神飄忽不定:缺少眼神接觸會讓觀眾認為你沒有誠意,不關心他們,與觀眾是分離的,不牢靠、耍花招,甚至是傲慢。

眼神接觸的時間應至少每個人維持23秒鐘,或是足夠讓你表達完整的詞組或句子。有效的視覺溝通是演講者最重要的非語言技巧。

3.出現讓觀眾分心的舉止:演講者會讓觀眾分心的常見舉止包括緊握著手、來回跺步、雙手放在口袋內、玩零錢或鑰匙、緊握講台、舔唇或玩筆等。普萊斯解釋,「這些習慣會使觀眾無法專注於演講內容,並危及你的可信性。

要去除這些習慣的方法就是把你的演講過程錄成影片,以便重播檢視;多練習能降低焦慮;或上公眾演說課程,請老師指導。

4.演講前未進行演練:根據普萊斯近期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美國財富100 強公司的5千多名演講者中,只有不到2%的人有事先演練,大聲練習演講。這種壞習慣帶來的結果是,觀眾看到及聽到的只是一個走過場的演講。

要優化觀眾對你的看法及取得你想要的結果,普萊斯建議至少把整個演講內容大聲演練一次,開場白及結語則至少要練習三次

5.活力不足:喬治.李.安德魯斯(George Lee Andrews)以在百老匯劇場演出經典音樂劇《歌劇魅影》(Phantom of the Opera)中飾演安德列(Monsieur Andr□)而廣為人知。

普萊斯說,在安德魯斯多達9,382次的表演中,他一定至少有一兩次感到厭倦,但他並未表現出來。觀眾最想看到的是表演者的熱情,一場平淡的表演,如單調的聲音,遲鈍的臉部表情,毫無生氣的演出,是觀眾最不想看的。

想要留住觀眾,就轉動你的活力,說話要有表情,真誠地微笑,動作自然,享受演講。

6.資訊過多:普萊斯指出,演講者只要專注在演講內容的邏輯表達方式分析推理必不可少的思考及數字即可。

太過依賴內容,往往就是說得太冗長,顯示太多難讀的投影片,導致最重要的觀眾經常看到的就是演講者的背。

普萊斯說,一股腦兒地灌資訊給觀眾會讓你失去觀眾,埋沒你與生俱來的激發人心、與人連結及說服人的能力。

7.沒有鼓舞人心:普萊斯說,太多的研究顯示人們總是先從感性上做決定,再從理性上找出事實與數據來證明所做的決定是對的。觀眾也是如此。因此建議先用言語、動作及眼神激發觀眾的情感,然後才向他們提出分析。

一場具有魅力、讓人難忘以及有說服力的演講,會做好提供知識及鼓舞人心之間的平衡。

8.缺少停頓:普萊斯說,許多演講者都急於講完,原因可能是因為焦慮、興奮或有時間限制。不管原因為何,普萊斯建議有三個時間點一定要停頓,即要對觀眾說出重要內容、轉變重點,及開場白和結語之前後。

有意地利用沉默會讓人感覺更有自信,所說的內容會更有影響力,觀眾會更記得演講內容

結語要強而有力,最好能重複演講的重點、呼籲採取行動,並用一段強而有力的話作為總結,如此必能成功營造精彩的演講。

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in Driver Blog 的頭像
    Win Driver Blog

    Win Driver Blog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