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中央結算公司(中債)公布的最新數據,中國政府雖然正對外國投資人擴大開放債券市場,但後者卻正以史上最快速度退出。呼應專家們紛紛警告,中國債市風險正在攀升。

《彭博社》報導,中債統計顯示,今年 1 月全球投資人持有的中國債券規模銳減 496 億元人民幣(76億美元) 5530 億元人民幣,創 2014 7 月統計有史以來單月最大降幅。且較去年 8 月中國股災時的債市賣超 227 億元人民幣,足足高出一倍多。

Aberdeen 資產管理駐倫敦新興市場債務部主任 Edwin Gutierrez 指出,過去半年人民幣貶值3%,投資人持續將資金撤出中國,而非投入;「人們對中國的看法如此悲觀,且對於人民幣走勢感到緊張,我不預期大量資金會朝中國去。」

中國是全球第三大債市,而人行上個月24日才推出進一步開放債市的措施,宣布境外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券商、基金管理公司及年金基金投資中國銀行同業間債市,不再受到配額限制。不過,國際信評機構穆迪(Moody’s)週三卻下調中國主權信評展望,由原本的穩定降至負面。

在目前中國 5.4 兆美元未清償債市中,外資持有比重僅 1.6%,因此北京希望吸引更多外資投入,以活絡人民幣的使用。但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駐香港亞洲除日本外利率策略部主任張淑嫻表示,2月份中國債市資金外流很可能減緩,然而除非中國經濟成長以更持久的基礎反彈,否則來自新興市場的資金外流壓力很可能會一直存在。

債市巨擘PIMCO(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及知名投資管理公司施羅德(Schroders)上週雙雙指出,中國資產提供的殖利率,雖然在全球主要國家中名列前茅,但匯率風險卻挫傷全球對其需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