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會以心痛形容令人悲傷的感受,但其實心臟並不會痛,心痛其實只是一種形容在腦海裡的情緒型態,不過芬蘭研究團隊推翻這樣的說法,研究發現不同情緒會映射到身體不同部位的感受,雖然如戀愛和心痛的感覺都發生在腦海裡,但是身體不同的地方確實也會感受到。
芬蘭圖爾庫經濟學院 (University of Turku) 科學家繪製出 100 種不同情緒感受的身體反應,這些感受分為六類,分別是思考與推理的認知感受、如看與聽等感覺和感知、如飢餓和口渴等體內平衡、如睡覺和呼吸等生理過程、如咳嗽和發燒等與疾病有關的感覺、如抑鬱和焦慮等與精神疾病相關的感覺。
科學家招募 1,000 多名參與者參與 3 次實驗,首先讓參與者評價他們身體與心中對每種感覺的感受強度,以及控制度。第二個實驗要求參與者必須透過相似性對這些感受進行排序,例如可能會把內疚和壓力放在一起,但與愛和驕傲區隔開來。實驗最終將 100 種情緒分為 5 組,包括積極情緒、消極情緒、認知過程、身體狀態和疾病,以及身體機能狀態。
最後的實驗中,參與者一次被給予一種感覺,同時還有一個人體的空白輪廓,並要求他們標示身體感受到感覺的位置。接下來,科學家匯總這些數據,創建 100 個身體感覺貼圖,以顯示這些感受在身體中的位置。
其中一些答案並不令人驚訝,譬如胃部感到飢餓、喉嚨感受到乾渴、腦部感受到推理和回憶、上半身感覺到憤怒、醉酒主要在腿部感受到、快樂和積極的情緒整個身體都會感受到。但較為有趣的地方是感恩和團結等積極情緒,以及內疚和絕望的消極情緒,在身體感受到的部位非常相似,這些感覺主要映射在心臟,其次是頭部和腹部。
另外像是兩種完全相反的情緒如熱衷某事和疲憊感覺,都會映射到全身。而自我控制項目可能不會想到是一種感覺,但是實驗顯示這種感受發生在頭部和手部,也許是因為控制衝動情緒往往歸結為控制你的手所做的事情。
這項研究證實身心是不可分割的,身體參與所有類型的認知和情感功能,而且每個人的答案都非常一致,證實這是生物學的機制,而非學習而來。即使是那些一般認為完全在腦海中的感覺,事實上身體的其他部位也會感受得到,所以下次有人說感到心痛,這可不只是一種形容詞而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