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般將延遲享樂視為成熟的行為,總是認為那些無法為了更大報酬而等待的人,與低收入、低教育程度、高肥胖率等負面條件有關,但其實這中間誤會大了。研究顯示,當孩子面臨經濟不確定性,不知道下一餐在哪時,對他們來說,抓住眼前的東西就是最理性的決策。
衝動行為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華盛頓郵報》深入探討為何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表現平均而言不如其他人。報導引述過去兩項研究,其中一項是針對 200 名低收入家庭的 2 歲兒童,監測他們的心跳,取得他們的迷走神經張力,評估他們在壓力下的表現,諸如解讀社交暗示,對環境反應以及調適行為。
研究長達兩年,到這些孩子 4 歲時,研究人員在他們每個人桌子上放兩個盤子以及一個鈴鐺,一個盤子裡是兩顆 M&M 巧克力,另一個是 5 顆,研究人員告訴孩子兩個選擇,一個是搖鈴鐺的話可以得到兩顆巧克力,或是等到研究結束直接拿 5 顆。
迷走神經張力愈高的孩子,在壓力下表現較穩定,冷靜的孩子會全盤思考,愈可能選擇立即報酬。換句話說,他們選擇立即報酬,不是因為衝動或心血來潮。另外一項研究過程類似,但受測者是篩選一組高教育程度且較富有的母親以及她的 5 歲孩子,另一組是低教育程度較貧窮的媽媽和孩子。
在高教育程度組別中,迷走神經張力愈高,或是在壓力下較冷靜的孩子,愈有可能為了較多 M&M 巧克力而觀望,另外一組孩子迷走神經張力愈高的話,他們較不會等待。
這項研究價值在於,我們通常看待貧窮孩子表現的方式都不對,他們會放棄未來收穫而選擇立即報酬,不是因為他們太衝動,而是為了適應金錢或其他物質不足的環境。
研究人員表示,「我們通常都會將某些行為標籤化,但有可能這只是他們因為面對環境而發展出的調適行為。」對那些從來不需要擔憂下一餐在哪的孩子,他們不會選擇當下的報酬,而那些貧窮的孩子,要他們忍住眼前的誘惑,才是一個錯誤的行為。
從這個研究可以推論為何貧窮的人通常更有可能患上肥胖,原因也是因為貧窮的人比較不會浪費食物,他們會把食物全部吃光,且年幼時期就處在貧窮環境中的孩子,他們一生中控制食慾的能力比較差。還有一項研究發現,成長在低收入家庭的成年人,吃的食物量大致相同,不管他們餓不餓。
對一些人而言,這可能是一個意志力的問題,但其實沒有這麼簡單。生長在這些環境,不管你是不是真的餓了,你會覺得有得吃就吃,況且在前述實驗裡,更大的誘惑是沒有保證的,貧窮孩子在他們的自身經驗裡,理當選擇立即報酬。
貧窮會改變一個人的理性行為,換句話說,當一個資源不足的社會,人們的理性行為也會傾向享受當下,而非等待一個沒有保證的未來,似乎可以解釋現在社會瀰漫享樂主義的原因。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