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等3所美國大學調查分析1000萬名美國中學生的學業表現長達13年,結果發現天氣與學生的課業表現有「顯著」關係:天氣越熱,學生的課業表現越有可能不盡理想。
炙熱的夏季考試,對考生來說是一大挑戰;許多學生經常抱怨,考試成績不理想是因為腦袋被熱暈,無法思考。如今,哈佛大學、洛杉磯加州大學(UCLA)以及喬治亞州立大學學者的共同研究「熱與學習」(Heat and Learning)證實,環境氣溫確實與學業表現呈反比。
研究人員在2001-2014年間,追蹤美國不同地區中學生的考試成績,與不同天氣及氣候模式的關係,結果發現,學生的成績在較冷的年分表現較好,而在較熱的年分則表現較差。研究指出,這說明了美國不同天氣型態區域的學生表現差異。
研究指出,高溫讓學生難以專心,且年均溫每增加攝氏0.55度,學業表現就會下降1%,而高溫對學生的負面影響從攝氏32度開始變得顯著。相較之下,涼爽的天氣對學生的表現並無太大影響,但如果氣溫高於攝氏21度,學生就會開始出現較不理想的表現。
面對炎炎夏日,人們總是透過開冷氣或吹電扇消暑。不過,這些消暑方式對於低收入家庭或少數族裔學生來說,恐怕是種奢侈。部分裝設空調的學校透過調漲學的方式,要求學生家長分擔冷氣電費,這對前述弱勢學生也是一種負擔。
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副教授古德曼說,這項研究顯示「天熱對教師教學以及學生做回家功課的影響,學生因為熱而變得分心、焦慮且難以專注」。他說,教育政策專家及家長長期忽略且低估了氣溫對於學生表現的影響,但學生和教師一直都知道這是個問題,因為他們必須忍受並適應。
古德曼認為,類似研究必須在氣候差異明顯的國家進行,這樣才能在同一學年比較出不同天氣對於不同地區學生的影響,若是在天候差異甚小的英國,可能就無法表比較氣溫對學業影響的顯著差異。他進一步指出,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對學生課業表現的影響也值得探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