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隨著氣候暖化加劇,未來造成人類大規模死亡原因除了熱死,還要再加上一個餓死。美國科學家新研究發現,當氣溫越高,昆蟲會吃得更多、繁殖更多,北美和歐洲糧倉都難逃一劫,最後帶來世界人口無法承受的糧食損失。

新研究由美國華盛頓大學科學家 Curtis Deutsch、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科學家 Joshua Tewksbury 共同領導,其餘成員還有來自佛蒙特大學、史丹佛大學。他們解釋,隨著溫度升高,昆蟲的新陳代謝率也會增加,導致它們必須吃更多食物,這些害蟲包括貪婪的蝗蟲、毛毛蟲等。

據聯合國估計,目前全球有 8 億人口處於長期飢荒,而 2018 年全球人口總數突破 74 億,往後數十年很快就會邁向 100 億大關,人口暴漲、糧食又銳減,簡直雪上加霜。

全球三大作物主食為小麥、水稻及玉米,世界主要小麥生產國為歐盟、中國及前蘇聯國家,研究人員預計,英國將因蟲害承受從 5% 增加到 11% 的額外損失,中國小麥的損失更會一舉增加 50%;另外,加拿大的玉米損失預估從 6% 增加到 10%,美國玉米損失則增加三分之一。

位於溫帶的歐洲糧倉將受到害蟲最嚴重挑釁,預計 11 個國家因蟲害帶來的損失將增加 75% 或更多;法國會面臨雙重打擊,因為該國是小麥及玉米的前五大生產國;另一小麥生產國俄羅斯的作物虧損則從 10% 上升至 16%。至於熱帶地區受影響程度較小,因為再熱下去昆蟲也會死亡(除非牠們迅速演化適應)。

更慘澹的是,科學家還沒有將昆蟲增加傳播的病原災害、穀物儲藏損害等因素考慮進去,因此損失還可能低估。

總體而言,研究人員估計全球平均氣溫每增加 1 度,全球小麥、水稻和玉米收成量就減少 1025 %,也就是說如果升溫 2℃,3 種農作物損失就增加 2050%(約 2.13 億噸);升溫 4℃,農作物損失增加 40100%再不盡快減少碳排放,後者光景將在本世紀兌現。

該怎麼預防這種現象?雖然使用農藥是種手段,但氣候變暖後,害蟲可能對農藥產生更高抵抗力,我們必須採取多種手法來控制作物災情,比如改變播種時間、增加輪作作物、改種植較不怕害蟲的作物等。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碳減排。

新研究發表在《科學》期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in Driver Blog 的頭像
    Win Driver Blog

    Win Driver Blog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