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很可能是今年外匯市場最受青睞的貨幣,未必是因為美國經濟基本面帶動美元的需求,更大的因素或許是聯準會(Fed)成功壓抑公債殖利率上揚。
就算美國公債殖利率進一步上揚,歐洲央行(ECB)可能設法抑制同類型殖利率上揚,以確保歐元區經濟運作無虞。若ECB此作法奏效,歐元區和美國殖利率利差會拉大,引發歐元相對美元的賣壓。
不過,若ECB無力阻止歐元區政府公債基準的資金利率上揚,所帶來的負面衝擊,也可能導致投資人遠離歐元。
因此,不論怎麼發展,可以預見歐元匯價會由一周前達到的1.3892美元,朝向1.30美元走貶。這也許正投歐元區所好,既可減輕通膨緩和的壓力,又可以提升歐元區外銷的競爭力。
美國殖利率上揚,也可支撐美元兌日圓繼續升值,可能由104日圓升到110日圓,因為日本銀行(央行)顯然會保持極寬鬆的貨幣政策。
除此之外,若中國決策者抑制國內授信劇增的努力有什麼閃失,恐引發更多資金自新興市場外流,重返已開發經濟體。
近年來,因已開發市場貨幣政策極為寬鬆,取之容易的資金,便湧向提供較大報酬的新興市場。一旦美國殖利率上揚,情況就沒這麼簡單了。若資金流出新興市場,當地央行可能傾向賣美元來捍衛本國貨幣,以減緩衝擊。如此一來,新興市場央行勢必得確保有足夠的美元,來支應這樣的作法。這或許意味要出脫美國債券變現、轉化為美元資金,而此舉也會推升美國公債殖利率,反而更加惡化新興市場的困境。
如今各國央行外匯存底更趨多元,這表示新興市場央行也會出售歐元在內的其他貨幣組合,兌換為所需的美元。
儘管整體外匯存底隨賣美元而縮水,但按如此賣法,這家國家整體外匯存底的基礎貨幣配置可保持不變。
以上發展,都不太可能在1月22日至25日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WEF)引起共鳴,與會者或許只會對決策者穩紮穩打應變全球經濟,表示審慎樂觀。
若現實證明,這種審慎樂觀是嫌早了,上述情況更可能發生,到頭來也證明,每種狀況都是推升美元今年價位走強的主要動力。
作者:Neal Kimberley路透專欄作家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