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人生要成功,「努力」比「天賦」重要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但美國長春藤名校賓州大學心理學家達克沃斯(Angela Duckworth)的暢銷著作《恆毅力》告訴我們,努力必須加上持久的熱情與堅持的毅力,才是制勝關鍵。

達克沃斯是美國研究成就與人格特質的新生代心理學家,她的長期科學實證研究發現,創造卓越成就的關鍵不是天賦,而是結合對目標的長期熱情與堅持的「恆毅力」(Grit),顛覆人們習以為常的能力觀和教育界培養能力的觀點。

「success consistency quotes」的圖片搜尋結果

2013年她在TED分享研究發現的演說吸引了近千萬人瀏覽,當年也獲頒被譽為「天才獎」的麥克阿瑟獎。全美愈來愈多學校,已將恆毅力納入學生評量項目。在書中,達克沃斯彙整各項心理學長期實證研究,也分享她訪談全球不同領域恆毅力典範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她也在書中提供如何自我培養、掌控、加強恆毅力的具體方法。以下是內容摘要:

我當心理學家以前,曾是教師。我在教室裡發現,天賦不是成就的唯一條件。

我的學生是1213歲的孩子,大多住在低收入住宅區,我的工作是教7年級數學。第一週我就可以明顯看出,有些學生的數學領悟力比其他同學強,不需要太多的提示,就能了解一些數學題目有同樣的根本型態,資質較差的孩子則是難以理解。

不過,第一次月考結束時,我驚訝地發現,有些資質好的孩子考得不像我預期的那麼好。相反的,幾個花了好一番功夫才搞懂得數學原理的孩子,考得比我預期的還好。這些「超乎預期」的孩子每天乖乖來上課,上課時不鬼混,用心做筆記,認真發問。第一次聽不懂,會一再嘗試,有時會趁午休時間或下午的選修課來尋求額外的協助。他們的認真反映在考試成績上。

顯然,資質不保證成就,有數學天賦不見得數學成績就很好。我一開始很訝異。畢竟,一般認為,有天賦的孩子,數學領悟力較強,成績應會領先資質較差的孩子。我原本預期那些聰明的孩子,會漸漸拉大和其他同學的差距,讓我陷入天賦的迷思。

但後續幾年的教學過程中,我愈來愈不相信天賦是註定不變的,我對於努力所獲得的回饋愈來愈感興趣。為了深入探究其中的奧秘,我離開了教職,踏入心理學界,當起心理學家。

天分是壞事嗎?能夠迅速學會任何技能,當然很棒。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們不該把78歲的孩子分成「資優」和「非資優」兩類?在我看來,太在意天分可能是有害的,原因其實很簡單:把焦點集中在天分上,可能讓我們忽略掉其他的一切。

我在賓州大學的同事考夫曼(Scott Barry Kaufman)就是最好的例子,這位年齡不到40歲的傑出年輕心理學家,擁有卡內基美隆、劍橋、耶魯大學等名校學位,還是位大提琴家。但童年時期,他因課業進步太慢被編到特教班,最後還被轉到專為學習障礙孩童設立的特殊學校。

考夫曼在特教學校待到14歲,直到某天,有位觀察入微的特教老師問他為什麼不去上比較難的課程,才改變了他。在那之前,考夫曼一直相信自己智力不夠,未來的發展應該也很有限。遇到相信他有潛力的老師,才讓他的心態從「你只能做到這樣」變成「誰知道你能做到怎樣?」。

為了找出答案,考夫曼報名了校內的各種挑戰,例如拉丁文課程、音樂劇、合唱團。他不見得每一項都表現得很好,但是從每項挑戰中,他都學到新的東西,發現自己是有希望的。尤其他發現,自己學大提琴特別輕鬆。在每天89小時的勤奮練習下,得以加入管弦樂團,高中最後一年還成為大提琴副首席。他的課業也開始改善,修了很多資優班課程,最後以優異的學業和課外活動成績畢業。

不過,考夫曼決定申請卡內基美隆大學,攻讀認知科學,研究「智力」這個東西,卻因SAT(美國大學入學學力測驗)成績不夠,沒有被錄取。但是他沒有氣餒,採用迂迴戰術,先申請進入了不太要求SAT成績的戲劇系,然後輔修心理學系,最後把主修從戲劇系改成心理系,最後以優等成績畢業。

如果要解釋這些轉折,解釋考夫曼的經驗,應該可以說,太專注於有沒有天分,和傳統的能力測驗,導致我們忽略了重要的東西:是熱情與努力讓你更成功,不是天賦。是堅持與毅力讓你更優秀,不是智商。是你的恆毅力,而非運氣,讓你發揮極致,成就精彩人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