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今天(5/30)公布數據顯示,消費稅提高果如預期,促使4月份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ore CPI)較去年同期大增3.2%,創1991年2月以來最大漲幅;但4月份工業生產下跌,凸顯日本經濟復甦脆弱。
日本核心通貨膨脹率不含波動的生鮮食品價格,但包括能源價格;日本總務省宣布的上月數據,為日本物價連續第11個月上升,遠高於3月份的1.3%漲幅。日本央行先前估計,4月1日開始由5%調高至8%的消費稅,將使4月份CPI增加1.7個百分點,讓5月份CPI增加2個百分點;央行計畫明年前將通貨膨脹率拉高到2%,這個目標不包括消費稅因素。
日圓去年重挫18%,導致進口物資變貴,也刺激物價上漲;另一方面,Sony等出口大廠則獲益良多,激勵日本股市大漲;日圓匯率今年來升值3.5%,因此匯率因素對物價推升作用減弱。
日本經濟產業省今天另外公布,4月份工業生產較一年前增加4.1%,但比3月份增幅7.4%明顯下降,也不如分析師預期的成長4.5%;與前一個月相較,更由3月時的擴張0.7%轉為萎縮2.5%,比預期下滑2%更多。提高消費稅雖然拉高通膨,但對家戶支出、零售業銷售造成衝擊;經濟學家指出,日本經濟持續復甦需要強勁的內需,但薪資必須上漲。
日本4月份失業率持平在3.6%,營建業、卡車運輸等行業缺人,造成薪資有限度上漲,然而就所有行業而言,整體薪資增幅跟不上加稅和通膨腳步。
日本4月的消費者物價飆到23年來最高峰,主因是日本消費稅調高3個百分點,與日本央行推出空前的刺激政策助長物價升高,但相關措施證實已影響消費。
安倍打贏對抗通貨緊縮?言之過早。日本4月不含生鮮食品的核心消費者物價,比去年同月升高3.2%,高於經濟學家預估的3.1%,更遠遠超過3月的1.3%升幅;這主要是反映消費稅調升的效應,並不代表安倍政府已經打贏對抗通貨緊縮的艱苦戰役。
這項數據乍看之下十分嚇人,但說穿了卻只是反映日本自4月1日起將消費稅從5%提高到8%的衝擊。由於民眾趕在消費稅調升之前購物,3月的消費曾因此飆升7.2%,創將近40年來的最高升幅。
扣除消費稅調升 4月物價漲幅僅略高。如果扣除消費稅調升的衝擊影響,4月的核心消費者物價漲幅便只有1.5%,只比3月略高0.2個百分點。而若再以東京都5月物價指數作參考,更反映日本銀行想在明年前將通膨率拉高到2%的目標,恐仍得經過苦戰。
根據最新公布的統計,東京都地區5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升幅為2.8%,低於經濟學家預估的2.9%,但若扣除消費稅的衝擊,實際升幅只有0.9%,更低於4月的1.0%升幅。
東京都消費者物價漲幅的下降說明,日本全國的物價上漲率未來幾個月可能會起落;即使日本銀行早已預警,在調升消費稅之後,夏季幾個月的物價上漲可能會停頓下來。
東京NLI研究所的經濟學家矢島康英就說:「我懷疑通貨膨脹會持續朝日本銀行訂定的2%目標邁進;物價上漲或許會刺激通膨的預期,但同樣會讓意識到實質收入萎縮的家庭削減支出。」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4月的家戶支出比去年同月下滑4.6%,同月的零售業銷售也同樣萎縮4.4%。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