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度的讚美與誇獎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培養孩子的自尊心,但如果誇得不合適,反而會起到相反的效果。一些心理學家認為,聰明的孩子不應該因他們的智力和學習成績而得到誇獎,因為這樣會使他們無法承受失敗的打擊。
1、誇努力不誇聰明
美國史丹佛大學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和她的團隊在研究不同的「表揚」對孩子的影響。他們對紐約20所學校的400名五年級學生做了長期研究,研究結果令學術界震驚。
在第一輪測試時,題目非常簡單,幾乎所有孩子都能完成任務。研究人員隨機把孩子們分成兩組,一組孩子得到的表揚是:「你很聰明」。另外一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關於努力的誇獎:「你剛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現得很出色」。
第二輪測試時,有兩種不同難度的測試題,讓孩子自己選擇。結果發現,那些曾被誇「努力」的孩子中,有90%選擇了難度較大的任務。而那些被表揚「聰明」的孩子,則大部份選擇了簡單的任務。
第三輪測試,題目非常難。孩子們都失敗了。那些被誇獎「努力」的孩子,認為失敗是因為他們不夠努力。而那些被表揚「聰明」的孩子認為,失敗是因為他們不夠聰明,所以非常沮喪。
第四輪的測試題目和第一輪一樣簡單。那些被誇獎「努力」的孩子,在這次測試中的分數比第一次提高了30%左右。而那些被誇獎「聰明」的孩子,這次的得分和第一次相比,卻退步了大約20%。
德韋克解釋說:「鼓勵,即誇獎孩子努力用功,會給孩子一個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覺。孩子會認為,成功與否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反之,誇獎孩子聰明,就等於告訴他們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這樣,當他們面對失敗時,往往會束手無策。」
2、誇行為不誇外貌
一位到北歐某國做訪問學者的人在網上分享了這樣一件事:
週末,她到一位教授家中做客。一進門,就看到教授5歲的小女兒,滿頭金髮,清澈明亮的一雙藍眼睛,非常漂亮。當她把從中國帶去的禮物送給小女孩的時候,小女孩微笑著向她道謝。這時,她禁不住誇獎道:「你長得這麼漂亮,真是可愛極了!」
那位北歐教授在女兒離開後,陰沈著臉對這位訪問學者說:「你傷害了我的女兒,你要向她道歉。」訪問學者非常訝異。教授解釋說:「你因為漂亮而誇獎她。但漂亮這件事,不是她的功勞,這取決於我和她父親的遺傳基因。但孩子還很小,不會分辨,你的誇獎就會讓她認為這是她的本領。而且她一旦認為天生的漂亮是值得驕傲的資本,就會看不起長相平平甚至醜陋的孩子。你可以誇獎她的微笑和有禮貌,這是她自己努力的結果。所以,請你為你剛才的誇獎道歉。」
這位教授說得很有道理,賞識孩子的時候,應該賞識孩子的努力和禮貌,而不應該賞識孩子的聰明與漂亮。因為聰明與漂亮是先天的優勢,而不是值得炫耀的資本和技能,但努力是影響孩子一生的可貴品質。
3、誇事實不誇人格
「寶寶真棒」、「真是個好孩子」,經常聽到家長這樣誇獎孩子。這樣籠統地表揚孩子,而不告訴他到底哪裏做得好,會讓孩子無所適從,無法建立恰當的是非對錯觀。因此,表揚孩子時最好具體指出事實,比如孩子拿碗給媽媽,媽媽與其說:「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訴他「謝謝你幫媽媽拿碗,媽媽很高興」。有針對性的具體表揚會讓孩子更容易理解,並且知道今後應該怎麼做,如何努力。
可見,孩子是要誇,但是不能空泛的誇。過多的誇孩子聰明,壞處多於好處。家長誇孩子的方式,是在引導、暗示孩子向甚麼方向努力,家長誇獎孩子的方式會決定孩子的價值取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