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癌症病人非常恐懼死亡,甚至認為只要提到死亡、或是連提都不敢提、或因恐懼而流淚……,都是負面行為,必須不計一切來避免。下面這些事情會讓人付出極高代價,包括缺乏溝通、壓抑情緒、隱藏疼痛、極度苦惱、欠缺強烈的療癒力。
至於什麼是正面行為?我們該如何面對最常出現、自然而然的恐懼,尤其是在剛被診斷出罹癌的那段時間?我們大都曾歷經重要人士的死亡,有人可以「死得其所」,有人則不得善終。
幫助過病友及其親友面對死亡這麼多年下來,只要照著我建議的方法做,都能死得其所;更有不少過世的病患證實了這點─許多病友的家人告訴我,他們很驚訝自己的家人可以「死得這麼有品質」。
請務必瞭解,大部分人在開始參加支持團體或閱讀《14天壽命多活40年,自體清理癌細胞》時,是否認死亡的。他們最在意的是焦慮帶來的痛苦和深層的恐懼,較常見的是對死亡過程的恐懼、對死亡那一瞬間的恐懼,以及對死亡以後不知會發生什麼的恐懼……,但為了所愛的人,他們努力忍住不掉眼淚。
問題很簡單:人人終有一死,但我們能有所善終嗎?倖存者是否可能健康活下去?有人似乎可以「死得其所」,有人則不行,面臨死亡時可以怎麼做?我們是不是該否認死亡,而只盼望有最好的結果,或是能明智一點為死亡做準備?根據經驗,做好準備才是上策。我們必須考慮以下四件事:
◆如何為自己的死亡做準備?
◆在死亡的那一刻,該怎麼做?
‧為自己
‧為別人
◆如何幫助他人面對死亡?
◆面對哀傷。
如何為自己的死亡做準備?
你所見過的死亡歷程,對你選擇怎麼度過人生、死亡那一刻的心智狀態,以及如何為自己的死亡進行準備均有著重大影響。在仔細討論這些關鍵問題之前,我建議你可以重新再做一次「假如……」的練習,把生與死列入練習項目之中。請再次重複這個練習:
「假如」的練習
給自己一點時間與空間。先準備好筆與紙,接著坐下來,開始幻想。
✽第一部分
想像接下來三個月,你生命中的每件事都會保持原狀,你擁有所有相同的可能性及限制,最後,你的生命(只有你的生命)將要結束─沒有商量的餘地,沒有延長的可能。這是個幻想的練習,第一個問題是:
「假如你只剩三個月可活的話,對你而言十件最重要且必須做的事情各是什麼?」
花點時間回答這個問題,然後寫下答案。接著,重新看一次答案,或許你可以為它們排出優先順序。
✽第二部分
接著進入這個練習的第二個部分,請思考一下,最近你花了多少時間做這些事?如果你跟很多人一樣,可能會發現:即使是清單上第一順位的事,你也沒有花太多時間在上面。一般而言,它們總是被擱置著不做。所以,第二個問題是:
「假如你想完成清單上所有事情的話,你會怎麼做?」請好好思考這個問題。
有人可能在電影《一路玩到掛》裡看過這個練習,傑克尼克遜及摩根費里曼飾演兩位癌症病人,他們打算共同完成一份「遺願清單」─我們讓癌症病友及健康的人進行這個練習已經幾十年了。請花點時間定期想想自己的清單,這是我所知道最有用的技巧之一。
與自己和好能讓人死得其所
這是個強而有力的通則!這類經驗非常明確:大多數活得充實、盡其所能地付出、終其一生樂於助人、減少悔恨、原諒他人與自己、有愛心、慷慨又懂得感恩的人,都活得十分快樂,而他們離世時多半也能一路順風。
除非我們一出生就接受良好的教導,否則在回顧過去時,總會有些覺得懊悔的事,因此,我們大都可以從瞭解罪惡感、羞恥感、自責與憎恨的程度而得到益處。得到癌症也許正是一個好時機,提醒我們可以改變並再教育心智,與自己的過去和好,並喜悅地享受當下。
死亡時的心智狀態
在偶然與死亡接近的時候,人們當下的心智狀態取決於個人的人生經驗。如果一個人來到人生終點時內心仍充滿苦澀與憎恨,不難想像他將很難有所善終。
死亡其實有點像我們的人生夥伴─就某方面來說,死亡是最寶貴的朋友,提醒我們要過得更好,建立正面心智狀態,釋放內心恐懼,盡可能原諒他人,培養喜樂與感激的態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