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當一個國家學會如何生產高價值產品,就會愈來愈富有。但是許多先進國家都沒有這個概念,過去四十年,富裕國家的生產力成長非常緩慢,經濟學家認為,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薪資停滯。

《經濟學人》報導,去年第四季,美國勞動生產力年增率降至 2.2%,全年只有 0.6%。正統的解釋有三種,一種是西北大學經濟學家 Robert Gordon 主張的,人類的大思路已經用盡,他認為近期的科技進步,缺乏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早期的那種改變的力量,如電力與自來水對人類生活的改變遠大於數位革命,但是就如風險投資家 Peter Thiel 所言,「我們需要飛天汽車,但到頭來我們得到的只有社交網站。」

但這種看法並不一致,如最近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帶來的變革,至少看起來像 1990 年代晚期大幅提升生產力的軟體與電腦運算。只是生產力下滑是全球性的,不只出現在已開發國家,開發中國家像墨西哥與土耳其也出現同樣狀況,照理說採用增加生產力的科技後,應該很輕易的提升效率才對。

有些樂觀主義者認為這是測量問題,他們認為科技進步提升的生產力是很難被測量的,且產品品質如智慧手機的大幅改善也很難被統計。但是這可能只會影響少部分結果,芝加哥大學估計美國自 2004 年來生產力下滑讓美國損失 2.7 兆美元,每個美國人分擔 8,400 美元,遠高於資訊科技無法測量的收益。

第三,更讓人擔心的是,富裕國家無法將過時企業與停滯城鎮的勞工,轉移到更具生產力的地方,可解釋為何美國自 1980 年來新創公司數量穩定下降,MIT 研究指出,美國經濟仍然在生產很多正確的企業,有很大的成長潛力,但是這當中很少有公司能發展成大型企業。

在私人企業領域,少數高成長企業創造最多的新工作機會,但過去十五年,美國高成長企業擴張速度並不快,因為缺乏競爭壓力,獲利的公司愈來愈喜歡把錢存起來,而不是繼續投資。此外,法規限制可能也是原因,像非常有創業潛力的地方,建築限制抑制從停滯地區移動過來的人口。

學者認為,如果舊金山近郊蓋房可以放寬限制,住房就會便宜一點,這個地方的就業會大增超過 500%。正統經濟學家對提高生產力提振薪資提出許多建議,如提高研究補助並移除繁瑣程序等等。

但是有些教授質疑低薪與低生產力的關聯,他們認為低薪讓企業可以讓企業雇用員工從事邊際工作,且甚至在機器人或軟體替代人力的可能性下繼續雇用人力,譬如收銀機器目前吸引力仍遠低於便宜人力。英國經濟學家認為在英國經濟大衰退後,低薪推動疲弱的生產力帶動連續復甦,企業也減低了精打細算的壓力。

同樣的,大量且便宜的勞力解釋為何美國經濟這幾年可以同步出現就業率上升與薪資成長疲弱的現象。當一國經濟需要大量鬆動的勞動市場與低薪來刺激競爭力,政府就會放任企業使用低薪勞工。報導認為,低薪是低生產力的肇因也是結果,要優先恢復完全就業,政治人物更需要做的是同時提振薪資與生產力才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in Driver Blog 的頭像
    Win Driver Blog

    Win Driver Blog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