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在鼓勵競爭精神的美國,手術機器人領域也幾乎是被達文西機器人(da Vinci Surgical System)所壟斷的。
在最近的世界醫療機器人大會上,與會幾十位醫療界、機器人界的專家們,但凡談及手術機器人,幾乎都逃不過達文西。
而一手打造達文西機器人的公司 Intuitive Surgical 發展史更是波瀾起伏。可以說,是 Intuitive Surgical 一手開拓了手術機器人市場,繼而順理成章壟斷這個市場。
誕生於美國頂尖高校
達文西機器人最初的樣機並不是Intuitive Surgical發明的,而是誕生於史丹佛大學。1987年,史丹佛研究院(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現更名為 SRI International)的Phil Green博士與 John Bowersox 外科醫生一起發明了「遠程手術系統」,當時的名字就簡單叫「SRI System」。醫生可以透過這台機器遠程對戰場上的士兵進行手術,這吸引了美國國防部高級計畫研究院(DARPA)的注意,DARPA 提供資金幫助其進一步研發。
到 1994 年,Frederic Moll 博士開始對 SRI 系統感興趣,當時的Moll博士向自己的雇主 Guidant 公司推薦這一產品但是被拒絕。他索性離職,收購了SRI的專利,拉了一票人成立了 Intuitive Surgical 。
▲ Frederic H. Moll 博士(Source:New York Times)
他們在「SRI System」的基礎之上對其進行改造,經歷了好幾次迭代,但是每代樣機的暱稱都很忠實地沿用「達文西」系列。包括最初的 Lenny(指年輕時期的達文西),之後叫做 Leonardo、Mona(蒙娜麗莎),最後終於到產品化的時候,他們才正式將其命名為 da Vinci ,而這時已經是 1999 年了。
根據 Intuitive 官網的描述,這個名字是向歷史上義大利畫家、發明家達文西致敬,因為「達文西研究人體解剖結構,最終設計出了歷史上第一個機器人」。
▲ 根據達文西手繪圖製作的機器人。(Source:History)
不算之前史丹佛的研究,光是Intuitive自己的研發就花了4年時間。達文西機器人一開始是在歐洲市場售賣,因為當時在美國還沒有獲得FDA的許可。到2000 年,Intuitive終於獲得美國 FDA 許可,並宣布上市,當時IPO 一下子籌集到4,600萬美元。
專利大戰,幹掉前人
其實 Intuitive 並非沒有對手。
早在達文西機器人獲得 FDA 許可之前,有一家公司先其一步獲得許可,這家公司就是 Computer Motion,它們當時的產品名十分霸氣,叫做「宙斯」( ZEUS Robotic Surgical System),這是擁有 3 個機械臂內視鏡手術系統,跟如今達文西機器人的基本構造已經很相像了。
▲ 宙斯手術機器人。(Source:Spiral Imperial )
而「宙斯」已經是其第二代產品了,第一代產品「伊索」(AESOP)早在 1994 年就獲得了 FDA 進入市場的許可,而當時 Moll 博士才剛剛與達文西的「初代機」相遇。
之後,就是一個「後來居上」的故事,但若深究下去,其實是「資本」獲得殘酷的勝利。據《SurgRob》報導,2000年,Computer Motion先發制人,在 Intuitive上市之前對其提起 8 個專利訴訟,但之後Intuitive和 IBM聯合發起「反訴訟」,告對方侵權。
最終的判決是,雙方都互有侵權,聯邦法院更是對 Computer Motion 判處了高達 440 萬美元的罰款。判決甫一出來的 2003 年 3 月份,兩家公司就宣布合併,最終以 Computer Motion 的妥協收場。當時 Computer Motion 稱,儘管他們相信自己將會最終贏得專利官司,但是架不住對方身後有 IBM 撐腰,自己沒有那麼多資金消耗在漫長的訴訟程序中。
關於 Computer Motion 還有後續,其創始人是一位華裔,名叫王友倫(Yulun Wang),「伊索」是他在 1992 年發明的。被收購之後,王友倫又成立了新公司叫 inTouch Health,但規模並不能與 Intuitive 相提並論 。時至今日,不知與 Intuitive 過往的恩怨是否還在他心頭縈繞。
經過 16 年的技術積累,Intuitive 的專利如今非常龐大。截至到 2015 年 12 月,美國本土及海外共有 2,100 多件專利,並有 1,500 個正在申請當中。有趣的是,Intuitive 的創始人之一 Frederic Moll 博士在 2002 年出走,創立了自己的新公司,新公司都還要跟 Intuitive 簽訂相互授權協議,貢獻銷售額 3% 的專利費。
至於 Moll 博士為何出走,官方稱是為了「追求更大的抱負」。Moll 博士將自己手裡的幾家公司合併起來,統一到 Auris 公司名下,而 Auris 成立 10 年至今無產品無盈利,但獲得 1.5 億美元融資,也是一段傳奇。
Intuitive 後續還收購了 NeoGuide Systems 和 Luna Innovations,前者研發經自然腔道(口、鼻等)進入手術部位的機器人,後者研發醫學領域的形狀感知技術。
自此以後 Intuitive 幾乎沒什麼對手了,以至於 Google 就算要挑戰它,都要拉上強生一起。
超高利潤率,壟斷市場
華爾街在 Google 上市 11 周年之際做了一項研究,發現在 6,000 家美股公司中,只有 13 家公司的投資報酬率超過了 Google(1,277%),而 Intuitive 就是其中之一。在 2000 年 Intuitive 剛上市時,每股 9 美元,如今它的股價高達 666 美元/股。
一台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售價約為 2,000 萬美元,Intuitive 公司的收入,不僅是按出貨量來算的,因為達文西的機械臂每進行 10 例手術就會被系統強制性更換,所以手術進行地越多,Intuitive 賣出的機械臂越多,掙的錢也就越多。
據 Intuitive 2015 年財報披露,其營收總額約 23.8 億美元,毛利約 11.5 億美元(毛利率約高達 48%),淨收入約 5.8 億美元。
2015 年 Intuitive 售出 492 台達文西機器人,全球累計達到 3,597 台。然而單是 2015 年,達文西機器人就進行了 65 萬例手術,這麼粗略一算,10 例手術換一個手術臂,機械臂的年出貨量就有 6.5 萬台。
而整個市場有多大呢?每年全球大約要進行 2 億例手術,其中達文西所進行的 65 萬例,佔比大約 0.3%。所以無怪乎 Google 也要摩拳擦掌,拉著強生進入這個圈子,成立合資公司 Verb Surgical。
不過,就算是這個領域裡最初的開拓者,例如王友倫、Frederic Moll 博士等,都無法撼動 Intuitive 的霸主地位,不禁要為年輕的 Verb Surgical 默默捏一把汗。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