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據德國之聲報導,2017年是德國大選年,關於免費高等教育的激辯再次引起關注。免費教育是否成廉價的代名詞,對留學生造成誤導作用,在德國存在著不同的看法。

因為人們普遍有「收費越高、教育越好」的認知,而且有些人、特別是亞洲留學生通常對公立大學抱有偏見,認為公立大學的教育水不好。那麼像德國排名第一的慕尼黑工大有著良好的聲譽,免費是否合適?如果取消,會不會影響德國大學的國際形象?

「慕尼黑工大」的圖片搜尋結果

有人認為免費教育是吸引外國學生的一個重要因素,德國學術交流協會(DAAD)副總幹事格羅圖斯(Ulrich Grothus)介紹:「例如不少美國人就願到我們這裡來攻讀碩士學位。」

但也需考慮「免費」的另一面。德國大學校長聯席會議副總幹事德雷寧(Brigitte Gobbels-Dreyling)認為:「從另一方面來看,能夠支付得起學費的所謂『高潛力』人才寧願去美國或者英國讀書,因為高昂的學費給他們的印象是,收費越高,教育越好。」

也有人認為德國學校排名才是吸引外國學生的更關鍵因素,而非免費教育的噱頭。德國學術交流協會副總幹事格羅圖斯說,即使取消免學費,也不會影響德國大學的國際形象。

「外國人對德國一些著名學科,如工程學和自然科學比德國人更感興趣,這對我們(德國)來說甚至是件好事。因為無論是對其祖國或德國來說,畢業生都很搶手。」格羅圖斯說。「如果德國大學的限制性專業對非歐盟國家的大學生實行配額限制,便可以擁有足夠的接收(外國學生的)能力;而且外國學生不會占據本國大學生的學習位置。」

德國大學校長聯席會議副總幹事德雷寧認為,德國大學免收學費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傳統以及對教育的不同理解。

上個世紀6070年代,德國曾就「儘可能廣泛地敞開高校大門以及實行大學免費教育」展開討論,認為實行免費教育可以讓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也有享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德雷寧說,德國人認為高等教育是「對專業人才的培養,也是令公眾受益的公共產品」。跟英美的看法不一樣,他們更多地認為這是「改善個人就業前景和獲得較高收入的途徑」,所以也認為為上大學存款或貸款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除德國外,法國、奧地利、捷克、挪威和丹麥也都基本實行免費大學教育,這一點跟美國和英國完全不一樣。現在英美兩國的大學學費已每年最高可達4萬歐元(4.2萬美元),且有一定比例的學生學費都是靠貸款、日後償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in Driver Blog 的頭像
    Win Driver Blog

    Win Driver Blog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