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知名企業競相引進冥想、瑜珈及靜坐等觀想(mindfulness,或譯正念減壓)活動,作為員工紓緩工作壓力及激發創新觀念的技術。該課程不僅在企業界盛行,連美國和歐洲的商學院也積極加入開辦相關事業。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日前分析說,這整個風潮已失焦,這個原本重視擺脫物質束縛的佛教倫理,西方資本主義社會並未真正吸收,改變的只是觀想的技術性應用。

《經濟學人》雜誌報導,搜索引擎公司谷歌為員工提供所謂「探索內在自我」(search inside yourself)的內部課程,廣受歡迎,為此,該公司還特別創立入門級的課程,如「神經系統的自我開拓」(neural self-hacking)和「管理自身能量」(managing your energy)。其次,這個網路巨擘還興建了迷宮供員工實施步行式的冥想。

2  

大企業參與冥想課程不落人後

此外,全球知名網路拍賣商電子灣(eBay)也在辦公室內創設了擺放枕頭和花朵的冥想室。社交軟體推特(Twitter)共同創始人威廉斯(Evan Williams)則在新創建的企業育成公司中,引進定期冥想課程。

這個流行風潮並不侷限於矽谷,觀想運動也出現在企業界各個角落。避險基金橋水聯合公司(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辦人達里歐(Ray Dalio)和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的葛洛斯(Bill Gross)是資金管理界的兩位頭號人物,他們都會定期冥想。達里歐表示,冥想是他是事業成功的最大因素,比其他的東西來得重要。

1  

據報導,20世紀60年代的對抗主流文化運動啟動了觀想思潮的流行馬車,並注入至資本主義之中。蘋果公司共同創始人賈柏斯(Steve Jobs)曾在年輕時代參加印度的冥想活動,他也經常談論中國禪宗深深影響了他設計產品的概念

三大因素加速觀想風潮流行

《經濟學人》分析,另有三件原因正使這個流行巨輪轉速加快。首先,最明顯的是電子產品的全面連接,電子產品經常發出聲音,不僅使人的感官超載,且占據了閒暇時間,許多人想中止這個連結。第二個原因是你爭我奪的職場競爭,一味地追求物質成功,已造成企業員工普遍焦慮感;而觀想強調的是:還有其他值得追求的東西,而不光是物質上的富裕。第三個原因則是,推廣觀想課程的本身已成為這個事業的一部分。

這項運動蓬勃成長,不少教練都參與其中。谷歌的陳一鳴(Chade-Meng Tan)是探索內在自我課程的推動者。醫療設備商美敦力公司前老闆喬治(Bill George),將觀想課程介紹給哈佛商學院,企圖培養懂得「自我覺察」(self-aware)及「自我關愛」(self-compassionate)的未來企業領袖。

其他眾多商學院也著手開設觀想課程。美國克萊蒙特大學(Claremont university)德魯克管理學院及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開課傳授觀想技術。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商學院院長普洛曼(Donde Plowman)甚至嘗試量化觀想的技術,用來管理商學院本身。智慧的流動並非單向,日本和尚松本圭介(Keisuke Matsumoto)取得印度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後,返回日本應用所學,振興寺廟。

2-1  

還有企業家將觀想當作企業經營的嘗試。加拿大專業運動品牌露露檸檬(Lululemon)的老闆威爾遜(Chip Wilson)販售瑜伽服裝,且設立了一個叫whil.com的網站,鼓勵大家集中精神看電腦螢幕上的小點,讓大腦短暫停止活動60秒。

觀想活動失焦 僅著重技術傳授

心理成長專家表示,這些熱門的觀想活動好處多多。美國杜克大學醫學院研究顯示,每週練一小時瑜伽,能減輕員工1/3的心理壓力,每年平均減少2,000美元的醫療保健支出。現代人處於不斷有壓力和令人分心的環境,只需簡單坐下和放鬆一段時間,就對身心平衡發揮實際效用。

報導說,目前觀想技術面對的最大問題是,它逐漸成為自我幫助的活動,甚而對某些疾病具有治癒能力,因此,學員認為參加這種課程是一種先進的生活方式。然而,這整個運動的焦點都已模糊。

《經濟學人》文章最後總結說,穿著價格昂貴的觀想服裝及裝備四處炫耀,與重視擺脫物質束縛的佛教倫理的要求背道而馳,而一直盯著電腦上小點,與東方古老的冥想沒有關連性。事實上,西方資本主義是改變了東方宗教,而非東方宗教改變了西方資本主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