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經濟學者警告,歐洲可能很快就會像停滯的日本。事實上,日本可以更像歐洲。更精確的說,像德國。

為什麼「德國製造」的品牌會在過去十多年保持興旺?更特別的是,即使勞動成本居高不下、歐元匯率偏高、區域金融危機此起彼落,德國仍能在競爭激烈的全球環境下繁榮。關鍵:以日本無法想像的方式適應並創新。

倫敦避險基金SLJ Macro Partners經營合夥人任永力表示:「德國企業高層從不抱怨匯率。他們總是主動因應,並隨之調整結構。事實上,全球經濟的紊亂狀態似乎正好促成這種改變。德國從不抗拒,而是與時俱進。」

提早大選無足以使日本擺脫最新的衰退。日本企業必須學習德國企業的經驗。以下簡述三個重點。

創新是一切。德國可能是舉世第一的出口國。它當然不及中國大陸與美國,卻守住在汽車、機械、電子產品、化學製藥、塑膠與其他產業領域的優勢。

成功的關鍵包括非凡的設計能力、專注於提高生產力、向高價位市場移動、積極投資研發與謹慎地承擔風險。為了發揮競爭優勢,德國巧妙地在提升競爭力與促進就業最大化之間取得平衡。

日本的產品價格缺乏彈性,企業主管偏好逐步改良既有產品的缺點與生產流程,不重視網路時代的消費者回饋。任永力與同事傅雷爾指出,安倍經濟學可能有助於克服總體經濟障礙(通縮預期)與個體經濟障礙(結構僵化),讓局勢有所突破,但日本還必須學習如何再度積極思考。日圓近來貶值導致日本大企業不再具有求新求變的急迫感。日本政府應該協助中小企業。

中小企業是德國經濟的骨幹。德國政府知道,在行動應用程式(App)大行其道的時代,一切就業成長來自中小企業。家族經營居多的德國中小企業習於長遠思考,資產負債表健全,而且享有政府的支持。日本必須支持員工300人以下,會實際推動創新、僱用人手並改變思考模式的新創企業。

德國躍為全球出口超級強國的關鍵,在於更注重區域化,也就是能自由進入歐盟市場,而不是著重日本仰賴的全球化。

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固然有助於日本開放最僵化的產業領域,安倍也應該與亞洲鄰國修睦關係,盡量設法與各國達成雙邊自貿協定。他應該對人與貨物開放國內市場。德國21%的人口年逾65,必須設法保持靈活。除了接納移民,德國還吸引具備高技能的退休族重返勞動市場,同時增強婦女的權力與能力。日本應該仿效。

德國也有自己的問題,然而日本不只可以向它學習該如何面對二戰歷史的課題。德國也以具體行動,向日本示範如何能開創更充滿活力的未來。

作者William Pesek是彭博專欄作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