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血癌在過去被視為絕症,並排名在癌症死亡中的第十位,為了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臺大跨領域研究團隊,依據血癌患者的基因資料庫,進行大數據「癌」究,發現可成功預測血癌治療後存活率的基因標記,只需23個小時快篩,就可推算血癌病人的治療後存活率,有助於精準治療,也可節省醫療資源和時間。

基因算命!預測血癌治療後存活率

由臺大醫院血液腫瘤科田蕙芬主任、臺灣大學生醫電資所莊曜宇所長組成之跨領域研究團隊,分析約300名血癌病患之基因巨量資料,發現了可成功預測血癌治療後存活率的基因標記,相當於「基因算命」。

由於血癌發生的真正原因尚不清楚,最近的研究顯示,這種病人的白血病細胞中有許多基因的突變,與血癌的發生可能有重要關聯。

針對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進行2項分析成果

本研究著重於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其為臺灣血癌中年發生率最高的一種類型,臺灣每年約有800名新增病例,主要症狀為骨髓中白血球過度增生及分化失常,導致正常造血功能受到影響,病人會出現貧血、發燒、容易出血等現象。

研究團隊利用高通量生物晶片技術,分析臺大醫院約300名血癌病患之基因表現圖譜,取得全基因表現之巨量資料,並使用生物資訊之分析方法,在數百個微小核糖核酸與幾萬個基因中,發現了在血癌中相當重要的3個微小核糖核酸(miR-9-5pmiR-155-5pmiR-203),以及另外11個基因的表現可以預測病人的預後。

基因快篩 個人化治療提高治癒率

研究團隊並將這些微小核糖核酸及基因分別建構了兩套預測分數系統,未來病患在確診時,只需要測量這些微小核糖核酸及基因的表現情形並計算分數,即可快速的預測病患未來對治療的反應。

此項發現未來可望對確診病患進行「快篩」,不但能提供臨床醫師選擇治療方式之參考,並可提高個別病患的治療效果。研究成果,已陸續發表於國際腫瘤類期刊中排名前5%之白血病期刊(Leukemia)與前10%之腫瘤標靶(Oncotarget)等頂尖期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