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烏地阿拉伯1月2日以恐怖主義的罪名,一口氣處決了47人,其中包括知名的反政府什葉派教士尼姆。這是1979年以來,沙國最大規模處決,不僅在國內引發示威,更在中東地區造成動盪,沙國駐伊朗德黑蘭的大使館,還遭到汽油彈攻擊。
沙國內政部安全單位發言人:「今天早上1月2日星期六依據司法制度,我們對犯下恐怖罪行的47人執行了處決。」
沙烏地阿拉伯的安全當局,平靜地說出行刑的事實,但處決後的動盪,已經開始在中東地區發酵。沙國當局1月2日以接受極端思想、加入恐怖組織或計畫、執行各種犯罪陰謀等恐怖之名,將47人處以極刑。除了遜尼派的蓋達組織成員外,還包括什葉派教士尼姆。
聲音來源:CNN記者:「他(尼姆)直言不諱地批評,以遜尼派為主的沙烏地阿拉伯君主統治。」
海灣事務研究所主任阿默德:「所以他總是談到所有人的自由,例如他就譴責了(敘利亞)阿塞德政權。」
直到處決前,尼姆或許還不是家喻戶曉的世界級人物,不過他在什葉派的世界裡,堪稱指標。居住在沙國東部什葉地區的尼姆,曾在伊朗研習神學10多年,他也是2011年「阿拉伯之春」時,反政府行動的背後推手,堅定捍衛言論自由;2012年因煽動叛亂罪入獄。尼姆的友人稱呼他為自由思想家,為爭取所有派系自由的他,不但批評沙國王室的獨裁,連同為什葉派的敘利亞總統阿塞德也是尼姆口誅筆伐的對象。
沙國以維安為由,發動這起自1979年以來,最大規模的處決,不僅在國內引發抗爭,更在派系混雜的中東地區掀起了波瀾,包括葉門、巴林、伊拉克等地,都出現了示威群眾。1月2日晚間沙國駐伊朗德黑蘭的大使館外,還爆發了激烈衝突,情緒激動的抗議者,不斷朝使館扔汽油彈,甚至闖進館內,最後在當地鎮暴警察的控制下,總算讓混亂告一段落。
沙國內政部安全單位發言人:「我國安全部隊將毫不遲疑地,追擊那些犯下恐怖罪行,加入或支持(恐怖組織)的人,而他們的最終命運就是面對審判。」
有分析指出,沙國的處決似乎是要殺雞儆猴,警告那些暴力異議份子,但也可能會激化穆斯林世界的教派紛爭。什葉派當權的伊朗,一向和遜尼派掌權的沙國是宿敵,關於這次處決,德黑蘭當局強烈抨擊,要沙國付出沈重的代價,而歐美也開始擔憂,區域緊張將加速惡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