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發布對人類最危險的12種細菌清單,包括沙門氏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並警告在不久的將來,醫生即便用盡目前可供使用的抗生素,也無法挽救患者的生命。
CBS新聞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與德國圖賓根大學(University of Tubingen)合作,根據國際專家評估確定了這份清單。評估標準是細菌感染的致命性、是否需要長期住院治療,以及目前用以治療的藥物種類。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公布這份清單的目的是提出警告,以促進加快開發應對這12種致命細菌的抗生素。WHO疫苗研究中心主任肯尼(Marie-Paule Kieny)說,如果不提出警告,任由市場決定抗生素的開發時程,恐怕會緩不濟急。她估計,新藥開發通常需要10年的時間。
WHO說,目前醫院、療養院,以及依賴呼吸機或導管的病患,最迫切需要這些抗生素。這12種抗藥性強的細菌越來越不好治療,並因此可能導致致命的感染,最大的潛在受害者是免疫系統弱的病患。
世衛列為第一級危險、對多種抗生素具抗藥性、令住院病人高度致死率的包括三種:鮑氏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綠膿桿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與腸道菌屬細菌(Enterobacteriaceae),均屬革蘭氏陰性菌,1985年臨床開始使用的碳青黴烯(carbapenem)抗生素,原為人類對抗此類細菌的最後防線,但是近六年內令醫師束手的不治案例竟逐漸增加,顯示其抗藥性正逐漸失控。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CL)臨床微生物學者安尼(Vicky Enne)表示,「前三種菌現在是無藥可治,克痢黴素(colistin)是目前治療這三種菌的最後手段,然而抗藥現象正在增強。第二級危險的六種細菌則仍有藥物可以克制,然而醫師正漸漸被迫一出手就用上最後撒手鐧。」
世衛「醫療系統與創新」部門助理秘書長基尼(Marie-Paule Kieny)表示,名單是根據抗藥性、致死病例數、院外感染率及醫療系統受其拖累程度排序,基尼直指「『開發中的藥物』(Pipeline drug)實際上已經乾涸。」
世衛雖然發出警訊,卻無法提出抗藥性導致不治的病例,這是由於國際疾病分類標準(International Diseases Code System)尚無「抗藥性」的分類代碼,因此實際因此不治的病例無法確實計數,國際一般認為每年約已達70萬例。
英國慈善基金「惠康基金會」(Wellcome Trust)研究抗藥性的專家金克斯(Tim Jinks)認為,「倘若新抗生素無法被開發出來,繼續惡化30年,將可能出現一年1000萬人死於感染的情況。也由於感染無法抑制,化療、器官移植自不用論,剖腹產、關節置換也可能出現致命危險。」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統計,美國每年至少有2.3萬人的死因是感染抗藥性強的細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