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經濟疲弱、物價高漲的伊朗民眾,發動近十年來規模最大、蔓延最廣的反政府示威活動,數萬名抗議人士在進入第四天活動的訴求已不再侷限於政府改革,而是要求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下台。伊朗政局動盪加劇,可能波及伊拉克、黎巴嫩、敘利亞及葉門等鄰國。

伊朗第二大城麥什赫德民眾上周已上街表達對物價通膨的憤怒,並將原因歸咎於總統羅哈尼未能兌現其經濟繁榮的承諾。事實上,從去年9月以來伊朗許多城市就出現一些零星抗議活動,抗議訴求包括政府金融貪污、預算分配獨厚宗教團體,及退休基金破產。

民眾原本指望羅哈尼政府在與其他世界強權協商核武問題後,能結束伊朗的國際孤立,引進外國投資、創造工作機會,以及提升購買力。

伊朗一政盪,恐波及鄰國。

在這次示威活動中,社群媒體依舊扮演推波助瀾角色。示威新聞透過TelegramWhatsApp等社群應用程式(App)快速傳播,在極短時間內獲得德黑蘭等其他大城市民眾的響應,訴求也從原本單純對經濟的不滿,擴大至對政治壓迫的反彈,抗議族群也從勞工階級、工會擴大到中產階級、學運人士和異議人士。

中東自古就是一個戰亂頻生的地方,該地區的石油資源、宗教紛爭、民族矛盾等都是能引發戰爭的誘因。隨著敘利亞的局勢逐漸變得風平浪靜,伊朗的示威又可能把中東帶入新的動亂。分析人士指出,伊朗示威的中堅力量是伊朗境內的大學生,尤其是德黑蘭大學的學生,顯示它極像是一次政治性事件。而從地域看,是以伊朗的拉施特及克爾曼沙漢等大城市為主、其它中小城市為輔的廣大區域同時爆發,可見這是一次有預謀、有計畫、有組織的政治活動。伊朗理所當然地想到背後有外國勢力尤其美國勢力的滲透和操控。

伊朗認為,美國欲打擊伊朗的想法由來已久。美國的中東戰略是,隨著伊拉克衰敗,伊朗作為中東大國的存在,越來越不符合美國的利益,因為伊朗會成為美國獨力控制中東的阻礙。美國防長馬提斯1231日在與卡達國防國務大臣阿提亞的會談中表示,一定要緩和波灣局勢,以便波灣地區的所有盟友集中力量牽制伊朗,解決伊核問題,共同應對伊朗對該地區構成的威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