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耶魯大學研究人員分析運動與精神健康的關係,結果發現團隊運動對於避免憂慮、壓力等情緒問題的效果最好,其次是騎單車,而運動時間以每次 45 分鐘最佳。

耶魯大學精神病學助理教授恰克勞 (Adam Chekroud) 領導的研究團隊,調查美國 120 萬名成人的運動與身心狀況,請受試者列舉 30 天內所做的運動內容、時間、頻率和次數,自評壓力和憂鬱等情緒狀況,並列出心理健康狀況「不好」的天數。

「團隊運動」的圖片搜尋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相較於不運動的人,從事足球、籃球等團體運動者心理健康狀況不好天數少 22.3% ;跑步或慢跑者少 19% ,做家務的人則少 11.8% ;進一步分析發現,做瑜珈、打太極或騎馬等娛樂運動的人,心理健康狀況不好天數比不運動者少 22.9%

恰克勞為紐約身心健康新創公司「春天健康」 (Spring Health) 首席科學家和共同創辦人,他表示,研究結果顯示團隊運動因為有社群要素而對身心健康有更大的助益,瑜伽和太極則可促進「正念」。

這項刊載於「刺胳針精神病學」 (Lancet Psychiatry) 期刊的研究同時指出,運動 30 分鐘到 60 分鐘對身心健康最有幫助,其中又以 45 分鐘最佳,而每周運動頻率則以三到五次為優。

恰克勞說:「運動太多不一定比較好,超過 90 分鐘也不會有更多好處。」

整體而言,有運動的受試者平均每月會有兩天心理健康狀態不佳的日子,不運動者則平均每月有 3.4 天心理健康狀態不佳,意即相差 43.2% 運動對於曾確診罹患憂鬱症的人影響更顯著,這些人情緒不穩的日子比不運動的人減少 3.75 天。

蘇格蘭格拉斯哥「哥納維爾皇家醫院」 (Gartnavel Royal Hospital) 精神科醫師科尼 (Gerry Cooney) 肯定此研究的大規模樣本,但認為受試者自我評比不夠客觀。

德州大學西南醫學院憂鬱研究與臨床照護中心創始主任特里維迪 (Madhukar H. Trivedi) 則說,運動能夠改善憂鬱情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in Driver Blog 的頭像
    Win Driver Blog

    Win Driver Blog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