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整天不吃飯,不看手機、電腦、不聽音樂、不運動,甚至刻意避開與人眼神交會。不到30歲的美國新創SleepWell共同創辦人辛卡(James Sinka)說,他會提前把「多巴胺齋戒」的日期告知親友、工作伙伴,「這樣做很難、限制很多,但非常值得。」

為什麼要做到這麼極端?因為辛卡認為,我們身處在一個過度刺激的世界,手機、社群媒體、食物等都會強化多巴胺的分泌,「讓我們變得麻木,就好像習慣吸食古柯鹼的人耐受度會變高」他對《BBC》解釋,唯有以此恢復大腦設定,才不會日漸麻木。他以自己兒時經驗為例,當時他病了三天都無法進食,最後終於吃到水蜜桃,那股香甜滋味至今難忘。因此他不只定期每季一次多巴胺齋戒,更每月固定間歇性斷食,來維持這種感受。

矽谷養生風潮,感覺更敏銳?

多巴胺齋戒(dopamine fasting)早已是美國矽谷新創圈的養生新風潮。他們相信,暫時避開手機、社群媒體等刺激,可以減少大腦的多巴胺分泌,而齋戒完後再接觸到這些刺激源,感覺會更敏銳。

因為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像郵差一樣,在大腦的各個區域之間傳送訊息。無論是不預期的驚喜,或是過去曾經讓我們感到快樂、有回饋的事物,都會刺激多巴胺的分泌,因此很長一段時間,科學家總把多巴胺跟愉悅畫上等號。

從抖音、小紅書快速擴散的「多巴胺穿搭」,也是主打繽紛大膽的亮色系、豹紋等圖案。提出概念的美國時尚心理學家凱倫(Dawnn Karen)曾在採訪中強調,每個人都可以回想自己兒時的快樂,再用服裝的色彩、設計,重現那股喜悅。但多巴胺在大腦的運作複雜許多,不只是快樂的記號,也是通往成癮的可能。假設長時間、大量看手機讓你感到愉悅,腦中多巴胺分泌增加,大腦就會把這兩個行為綁在一起形成制約,讓我們不斷渴望從手機得到更多樂趣。

人生並非總是愉悅,而是苦樂參半。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精神科暨成癮醫學教授蘭布克(Anna Lembke)在《多巴胺國度》書中解釋,愉悅和痛覺的處理現場在大腦重疊,表示爽感和痛感如同翹翹板一般會彼此消長。因此「長時間反覆暴露在愉悅的刺激後,我們對痛覺的耐受度會降低,感到愉悅的門檻也會提高。」

這就是辛卡擔心自己活得愈來愈麻木的原因。只是,當我們愈來愈難忍受痛苦,迫不及待地拿起手機來逃避現實,多巴胺齋戒真的能讓大腦「重新設定」嗎?

留意「想要」的衝動,練習不順應

曾經研究和尚的多巴胺分泌,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of London)神經心理藥學組主任納特(David Nutt)認為,短暫脫離原有的生活,會讓我們回歸常態的時候感覺更新鮮有趣,「數千年來,和尚都是這麼做的,但這對多巴胺的影響仍是未知數,」他對《衛報》說。

設計出「多巴胺齋戒」,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威爾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賽帕(Cameron Sepah)撰文解釋,多巴胺齋戒不是遁入山林、休個長假就能達成目標,因為重點不在於避開所有刺激,抑制多巴胺分泌,而是找出哪些事物已讓你使用過量,甚至有成癮的傾向。例如,手機的未讀訊息、通知,都是一種制約,讓大腦期待點開後的「回饋」。因此我們才會在害怕無聊、焦慮、難過、孤單時,忍不住拿起手機來掩蓋痛苦,長久下來即會使用過量,甚至成癮。

因此他強調,先找出自己的哪些行為已經產生困擾,影響工作及學習表現,甚至成癮難戒?

如果是手機使用過量,那就從每天1-4小時開始,設定完全不碰手機的時間。若有成效,再逐步增加到每週一天、每季一個週末,甚或每年一個月。關鍵是,注意自己「想要」拿手機的衝動,當下是什麼感受?練習不順應這股衝動,回到本來在做的事情。

要斷開玩手機、社群媒體、再喝一杯咖啡的渴望,最後還是要回到當下,坦然面對自己的痛苦,正念覺察、禪修內觀都是類似的道理。多巴胺齋戒也許無法真的改變多巴胺分泌,但至少是擁抱自我,迎接改變的勇敢一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