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美國、歐盟和日本起訴中國對稀土、鎢、鉬出口的限制,中國則提出「保護環境」這一非常西方式的說法來反駁,而WTO(世界貿易組織)最終卻站在了美國一邊,裁定中國敗訴,要求中國取消對稀土的出口限制。
對此,英國《金融時報》稱「這是美國、歐盟和日本取得的重大勝利」,而日本媒體更是底氣十足地評論「中國的戰略完全失敗」。
中國是以約為1億2千萬噸的稀土儲量,每年供應全球總共僅僅12萬噸的市場需求,足可供應1000年左右。時至今日,許多人還停留在中國稀土儲量佔全世界90%的舊數據時代,這個數據本身並沒有錯。30多年前,中國在包頭白雲鄂博發現了上千萬噸的稀土礦藏,當時除了中國,其他外國已發現的儲量極少,因此中國稀土儲量占當時全世界已探明儲量的90%。
但這畢竟是30多年前的老黃曆了,而且要注意的是,這裡所說的都是輕稀土,隨著時間的推移,全世界發現的輕稀土儲量,早已從三十多年前的不到2000萬噸,猛增到如今的6億噸以上。儘管中國自己的儲量也增加了好多倍,但中國以外的新發現稀土儲量,卻增加了足足百倍以上,把中國的占比攤薄了。結果就產生出了許多以訛傳訛的說法。
甚麼「中國的稀土儲量越來越少了」、「中國稀土資源三分之二都被挖光,賣到國外去了」之類的。實際上這完全是誤解。那麼中國自己的儲量究竟增加了多少呢?有數據顯示,中國輕稀土的儲量,以國內開採企業的最大開採能力計算,即便全力開工,在二三百年內也是挖不完的。由此可見,稀土顯然只屬於一般資源,而非稀缺資源。硬說這是稀缺資源,需要以甚麼逐年遞減的配額來加強保護,那麼在WTO敗訴,也就不出人意料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