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個歐盟成員國正推動立法,以解決關鍵藥物的短缺,減少歐盟對中國原料藥的依賴。
據路透社報導,這項舉動的一週前,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提出了一項管理其1,360億歐元(約1,480億美元)製藥產業的修正案。
在COVID-19治療成本耗盡衛生預算之際,歐盟委員會提出的法案,希望刺激投資、減少短缺,增加人們取得可負擔藥品的機會。
不過,包含比利時、法國、西班牙和德國等19個國家,在週二(5月2日)提出一份文件,希望採取更嚴格的措施,以《關鍵藥品法案》(Critical Medicines Act)來支持歐洲重要藥物原料的安全供應。
文件表示:「歐盟越來越依賴少數製造商和地區的進口⋯⋯2019年,全球超過40%的API(活性藥物成分)來自中國。此外,幾乎所有原料藥生產商都依賴中國提供中間投入(intermediate inputs,又稱中間產品),即使他們位於另一個國家。」
這些國家指出,全球正依賴中國關鍵原料和數家製造商。不到5家製造商,生產了超過50%符合歐洲標準的原料。
這些歐盟成員國呼籲,建立一個「最後手段」(last-resort)機制,讓歐盟成員國在「無法找到替代供應商或藥物的極端情況下」,能交換藥品。
該文件還呼籲,應建立一個關鍵藥物清單,監控其供應鏈。
文件說:「對於這些藥品,必須監控供應,必須繪製出全球價值鏈,並辨識出(潛在)供應商和脆弱性。」該文件指出,這份清單將從那些一再出現供應短缺的藥品著手。
「這有點像俄羅斯的天然氣」,推動修法的國家一位官員對《金融時報》說,「當它便宜和流動時,它對你的行業是很好的。但當它不流動,然後它就真的很昂貴了。」
比利時衛生部長范登布羅克(Frank Vandenbroucke)說:「藥品短缺的部分原因是市場日益壟斷。」
他說:「想像一下大流行病、自然災害、戰爭甚至製造事故,對世界藥品供應意味著什麼。我們正在歐盟內部進行討論,並與我們的全球合作夥伴一起研究如何確保供應。」
據歐盟製藥集團的數據,在2022年接受調查的成員國中,超過四分之三的國家表示藥品短缺情況正在惡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