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植物「麵包樹」的果實,可能是現代人追求健康飲食的首選及饑荒地區的救星。科技周刊《新科學人》日前介紹美國國家熱帶植物園與西北大學團隊的研究指出,麵包樹果實富含各種蛋白質及纖維素,可解決一般人體內脂肪過高,以及糧食匱乏地區兒童飲食問題,將會是下一個「超級食物」。
近年來科學界都在尋找所謂的「超級食物」,例如目前在歐美蔚為風潮的十字花科植物「羽衣甘藍」,由於富含纖維素、胡蘿蔔素、維他命A、C、K及多種類黃酮物質,被認為具有抗氧化、抗發炎,甚至抗癌功效。《新科學人》分析,麵包樹果實能提供大量醣類、蛋白質、纖維素、維他命及礦物質等營養,麩質過敏及慢性腸道疾病患者也多能食用。
麵包樹原產於馬來半島及太平洋玻里尼西亞群島,後廣布於夏威夷、薩摩亞、加勒比海沿岸及南印度等熱帶濱海地區,因果實味道類似麵包而得名,據說烤熟之後口感近似烤馬鈴薯。
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麵包樹果實的鉀含量是香蕉的10倍,220克的麵包樹果實就含有1070毫克的鉀、60克的碳水化合物及2.4克的蛋白質;一顆成熟的果實重達3.2公斤,醣類含量足夠「五口之家」一餐食用。
根據《赫芬頓郵報》報導,夏威夷傳統故事中有位叫「Ku」的神祇,為解救即將餓死的親族,將自己埋入土中,化成一株結實纍纍的麵包樹,生養了無數後代。參與該糧食研究計畫的芝加哥植物園博士奈芮瑟蕾嘉表示,玻里尼西亞群島有個習俗,是父母會在新生兒出生時栽下一株麵包樹,除了代表對新生命的祝福,也擔保孩子終其一生,食物都將不虞匱乏。
國家熱帶植物園團隊目前正與慈善組織「終止飢餓聯盟」合作,試圖克服氣候、土壤及品種口味等培育麵包樹的技術門檻;研究麵包樹逾30年的園藝學家黛安雷根分析,全球80%的饑荒地區都位於熱帶及亞熱帶,非常適合麵包樹生長,且麵包樹本身也不難照顧,因此被視為解決糧食危機的救星之一。
目前國際救援組織「樹木糧食基金會」正在海地大量栽種麵包樹,希望解決千餘名震災孤兒的糧食問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