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過去討論基因改造作物的焦點,經常聚焦在其製造成基改食品後對人類的危害,自私的人類總先想到自己,但這次要探討的是可能人類還沒搞死自己前,就先引爆一場環境生態上的大浩劫!

gene

此話怎說?先說說人體身上的微生物,同時存在「益菌」及「壞菌」,當「壞菌」變多醫生就會餵我們吃抗生素,抗生素消滅了壞菌,也同時殺掉了好菌,好菌減少了我們可以從環境中接觸或吃含益菌食品補充。另外怕產生抗藥性我們可以控制抗生素的使用量,努力做好身體環保維持健康減少用藥。

現在假設?你是一個基因改造人,你自己會製造源源不絕的抗生素,結果當然是你不會受到感染,但「益菌」一隻也長不起來,接下來身體正常機能也必受影響,下場當然是死亡。現在再想像,那如果是一片種植抗蟲害基因改造作物的農田呢?它們持續的在殺我們所謂的害蟲。我們使用的抗生素、農藥都可以控制,那基改作物是不是就跟之前假設的基改人一樣呢?

當然提供基改作物種子的公司(孟山都、拜耳……)都宣稱,他們提供的基改作物只針對害蟲,那害蟲以外的蟲呢?農作物種在野外,暴露在大環境中(生態系),生物的多樣性一直在變化,一切很難如溫室中的實驗所預估。就算只會殺到害蟲,害蟲也屬於生態系的一環,少了害蟲意味著吃蟲的生物(鳥、青蛙……)食物來源中斷,這個以害蟲為中心拓展出去的食物鏈絕對不只一條,然後這些食物鏈中斷的結果,之後必定會引起連鎖反應影響到整個生態系。

另外還有最難控制的基因外流的問題,基因外流是指透過天然的授粉交配、病毒、細菌感染將基因移轉到其他天然的植物上,目前已經發生過污染到其他農作物的案例,還鬧上法庭。至於植物上的基因會不會跑到動物身上,目前則還未有確切的案例,但基因移轉到動物的消化系統內的細菌,導致健康受影響的案例卻已經發生。

gene2

早在2000年,德國的動學家Hans-HinrichKaatz已經發現,用來改造油菜性狀的基因已轉移到蜜蜂膽囊內的細菌,而這也被懷疑是造成2006年蜜蜂大量減少的原因之一。那人體內的細菌呢?事實上這種多重間接而來的影響,其途徑很難預測,目標細菌種類也不明確,就現在的技術根本無法做安全性評估。

那不吃基因改造食品就好了嗎?我們的食物來源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農作物需要靠蜜蜂授粉才會開花結果,但弔詭的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全美蜜蜂的數量已經減少一半以上,但是據蜜蜂行為學者Marla Spivak表示,全世界需要蜜蜂授粉的穀物卻成長了三倍。蜜蜂少一半榖物產量多三倍,光想這三倍,簡單推論吃到不自然(不一定都是基改)的機率應該很高吧?在台灣如果想減少吃到基改作物的機率,這邊提供一個秘訣,就是避開黃豆、玉米這兩樣,至於為什麼?請上衛生福利部網站一看便知。

gene1

基改作物其一本初衷也是立意良善,想說透過基因改造減少化學肥料、農藥之應用,減少對環境的化學污染,又可增加產量,看似好處多多?卻惹來了生物性的汙染。化學性的汙染可以透過停止使用,讓環境經過時間的推進去轉化掉(時間多半非常長), 但生物性的汙染更甚而基因汙染呢?基因會傳播、會複製,其影響會隨生物繁殖、遷徙(植物可透過種子傳播遷徙)而擴大,時間可能難以沖淡一切,過去用遺傳育種的方式得到優勢品系,要花很長的時間,效率也差,對環境的影響自然也就沒那麼劇烈。但這種看準一個基因,一次到位式的勢在必得之手段,雖帶來了效率,相對也會付出一定的代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in Driver Blog 的頭像
    Win Driver Blog

    Win Driver Blog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