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米其林指南Michelin Guide》的名聲響譽國際,獲得米其林星星評價的餐廳更是知名度大漲。但這本由輪胎製造商米其林所推出的美食指南其實一開始並非介紹美食,而是鼓勵大家多開車出門、增加輪胎耗損量。

「《米其林指南》(Michelin Guide)的」的圖片搜尋結果

法國米其林兄弟(Andre and Edouard Michelin)於1889年創立米其林輪胎公司,當時全法國只有2200輛汽車、汽油只能在指定藥房購買,而道路系統也未發展完善。為了鼓勵民眾多多開車出遊、增加輪胎的銷售量,米其林兄弟於1900年推出《米其林指南》,書中列出法國各間飯店、汽車維修廠及販賣汽油的地點,希望民眾看了指南後有慾望開車出門度假。

隨著公司業績成長,《米其林指南》受歡迎程度也跟著提升,米其林兄弟在1920年決定將這本美食指南定價收費。不過也有另一說指出,原本《米其林指南》是免費發放,但某天米其林兄弟看到有輪胎代理商把書當作腳踏墊,有感而發認為大家不會珍惜免費之物,才會決定收費。

《米其林指南》一開始並未列入餐廳,而是在1926年才開始這項之後聞名全球的美食介紹,並於5年後採用3星評比。獲得一顆星的餐廳表示:「如果順路,不可不試!值得停車一嘗的好餐廳」;獲得2顆星的餐廳為「一流的廚藝,提供極佳的食物和美酒搭配,值得繞道前往,但所費不貲」;最高等級3星餐廳則是:「完美而登峰造極的廚藝,值得專程前往,可以享用手藝超絕的美食、精選的上佳佐餐酒、零缺點的服務和極雅致的用餐環境,但是要花一大筆錢」。除了3星,《米其林指南》於1955年再加入新級別Bib Gourmand(輪胎人的名字),代表評審員推薦,提供不錯食物和價格實惠的餐廳。

目前《米其林指南》已在全球25國推出不同版本,2007年日本成為第一個納入評選的亞洲國家,隔年更推出中文版《米其林指南香港、澳門2009》,但中國及台灣尚未被納入評選。

至於負責評選的評審們則是一群神秘客,基本上均有美食相關背景,不少人都曾擔任過大廚。這些評審不得公布身分也不得對媒體洩漏消息,前往餐廳試吃時不能做筆記,且通常每間餐廳都會獨自造訪多次才做出評分結論。

Business Insider》曾報導指出,《米其林指南》近年來在歐洲飽受爭議。主要是因為一名前米其林評審出書揭露評審的辛酸,稱這項工作「孤單、薪水低且評分標準越來越鬆」。對於評分失準的批評,米其林立刻加以反駁,但坦承評審的工作確實不如外界想像的光鮮亮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in Driver Blog 的頭像
    Win Driver Blog

    Win Driver Blog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