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逐底社會」?就是你我拚了命的工作賺錢,不是為了往上爬,而是避免往下墜。作者從日本社會觀察出發,指出目前社會階層的變化動態,及其將對未來社會帶來的危機。其中一項,便是在少子化社會中的高齡者可能面對的問題--消失的社會福利。
就整體社會的發展而言,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朝向超少子高齡化。在這之中,目前的40歲世代,將以高齡者的身分度過晚年。
在2040年以後,1970年至1979年出生的40歲世代,約莫61-70歲。那個時候的高齡化比例(65歲以上的人口比例),推估應為30%左右。總而言之,將來會是每1.5個現役世代(20-60歲的人),支撐1位高齡者的超高齡社會。目前的40歲世代,將在這樣的環境下迎接他們的老年生活。
所謂的超少子高齡化社會,即代表現役世代的減少,自然會對總體經濟學(macro economy,是指用國民收入、經濟整體的投資和消費等總體性的統計概念,來分析經濟運行規律的一個經濟學領域)造成影響。如此發展下去的話,將造成經濟成長停頓,而不得不刪減高齡者的社會福利。
2040年,「差距社會」定型
目前40歲世代以後的族群,將隨著日本社會的高齡化,感受到經濟與家庭形成的差距。我前面也提過幾次,目前的40歲世代是第一批受到階級差距影響的族群,因此這些人是在這些差距(例如,經濟或家庭型態等)下,過了20幾年之後才邁入高齡。
因此,當目前的40歲世代成為高齡者時,社會的階級差距也大致形成。換言之,這表示從年輕族群到現役與高年齡層,都存在經濟或家庭型態的階級差距,並且出現固定化的階級社會。2040年時,目前的40歲世代,將會以高齡者的身分,見證已完成的差距社會。
下流老人,多到理所當然
與階級差距相關的著作中,前面提到的《下流老人》算暢銷書之一。我想,日本不久後應該就像該書所寫的,即將出現各種孤苦貧困的高齡者。雖然就目前的統計資料來說,人數不多、僅有「個位數」──但最後很有可能擴大規模,並形成一個階層。
對於這樣的未來,我已在2014年執筆的《家庭難民》一書中指出。未來應該會有人為了求一條活路,繼續靠父母的年金過活,而隱蔽雙親過世的事實,甚至入監服獄。但這種境遇卻被社會視為理所當然,在電視新聞上也鮮少有相關報導。
總而言之,目前的高齡者仍被視為個案。不過,一旦目前的40歲世代,在2040年成為老人時,其規模之龐大,我想勢必是各大新聞媒體所無法忽視的。
連家人都沒有的孤單老人
提到家庭狀況,目前40歲世代在邁入老年之後,大概有多少孤單老人?當然,有些人還有親戚,或是上有父母、下有兄弟姊妹。
根據推估,截至2040年,61-70歲男性的單身率,將達到30%,而女性則為20%左右。離異後的單身率,男性為10%,女性約15%。然而,如果到這個年紀結過婚的人大概也都有子女,沒有家人的案例比較少。但據估算,配偶死別又沒有子女的族群,男性約有5%,女性約10%。
從上述數據來看,目前的40歲世代,到了2040年,也就是當他們61-70歲的時候,除了父母或兄弟姊妹以外,沒有家人的比例,將高達40%以上。因此,我們幾乎可以說,將來每5人就會有2個人是孤單老人,孤零零的生活,而且沒有子女承歡膝下。
2015年,61-70歲男性單身率為10%,女性為5%。然而,這個世代的高齡者,一般都有3、4位兄弟姊妹。所以,即使他們沒有配偶或子女,兄弟姊妹也還健在,跟姪子、姪女關係不錯的比例相對較高。從親戚人數較多這點來看,這些人比較不容易成為孤家老人。
另一方面,2040年,61-70歲的男性單身率是2015年的三倍,女性為4倍。再者,這個世代,也就是目前的40歲世代,大都有兩位兄弟姊妹。因此,沒有兄弟姊妹,或者與兄弟姊妹或姪子、姪女不親近的比例較高。
換句話說,到2040年,當他們步入老年時,成為孤單老人的比例將大幅提高。
貧窮老人,領國民年金也活不起
等到2040年時,目前的40歲世代已步入老年(6、70歲)。那時如果還有體力工作的話,當然不愁溫飽;但若沒有能力賺錢,就會有一大群人陷入貧窮的困境。
以生活補助而言,目前獨居或兩人家庭的高齡者,約有6%領取政府的生活補助(2015年,日本的高齡者約有1,270萬戶,其中接受生活補助者約有80萬戶)。這個數據年年增加,而且未來一定還會攀升(按:根據台灣行政院統計,迄2016年12月底,65歲以上人數為326萬多人,占全國總人口數13.86%。另外推估,至2026年,老年人口將超過總人口的20%)。
不管是正職員工或自營業主,目前的高齡者是幸運的一代,貧富差距也不那麼明顯。但即使如此,接受生活補助的比例仍然不低,因此在差距社會形成的過程中,接受生活補助的人當然也就越來越多。
生活補助比例上升的主要原因,除了這些人沒有年金可以領以外,另外就是即便有年金,金額也不多。就現況而言,即使現在保險費全額繳付,一個人可以領到的國民年金也只有6.5萬日圓(約新台幣1.7萬元)左右。如果還有能力賺錢的話,自然不在話下。
可是越來越多的高齡者,因為沒有工作能力,只好接受生活補助(按:台灣老年年金給付之保險年資,依參加國民年金保險之年資計算,自年滿65歲當月起,每月可請領老年年金給付。詳細給付金額,可至勞保局官網線上計算。若以工作年資為30年,退職前3年平均及最高60個月,月投保薪資均為3萬元,每月可以領到1.4萬多元)。
其實,就國民年金的給付額來說,夫妻兩人至少要有13萬日圓(約新台幣3.5萬元),才可能達到勉強度日的水準。如果在國民年金之外,夫妻其中一人做點小生意的話,還有可能維持生活。但如果是獨自生活又只靠國民年金的話,根本無以維生。因此,這樣的高齡者即使年輕時繳足國民年金,老後還是得靠政府的補助過日子。
到了2040年,40歲世代的人也會導致生活補助的比例大幅提高。而政府為了讓生活補助制度不崩盤,只好透過提高稅金的方式,來維持補助費的發放水準,或調降補助費的金額。這是因為,2040年的高齡者,沒有家人貼補家用的機率相當高的緣故。
其實,沒有配偶或者子女的老人本來就有增加的趨勢。除此之外,即使有子女,他們也因為經濟條件不佳,沒有餘力去照顧父母。所以當子女接下照顧父母的重擔時,生活一起被拖垮的例子會越來越多吧。
摘自《失控的逐底社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