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署推估,台灣1年浪費3.6萬公噸食品垃圾!環保署日前邀集相關部會召開「研商過期食品與廚餘管理機制及規劃後續稽查執行方式」會議,希望食藥署協助調查不同通路過期食品數量與處理狀況,發現量販店過期食品最多。

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許朝凱表示,1054月總共調查177家通路母公司,包含量販店、超市、便利超商等,要求調查旗下店面,每年過期食品平均數量,發現量販店共29.9公噸、超市3.5公噸、便利商店1.1公噸、餐飲業148公斤。

按通路商母公司回報資訊,回推112130家旗下店面過期食品數量,能發現每年量販店共有3894公噸、超市有6338公噸、便利超商有11893公噸、餐飲業有14800公噸,總數高達36880公噸,數量相當驚人。

許朝凱推測,業者可能貨品管理有疑慮,例如儲存環境不佳、沒有即期品促銷、先入先出未確實執行、進出貨數量無法達到平衡,都有可能讓過期食品出現,站在環保角度下,希望能夠從源頭做好管理,減少實物浪費。

另一方面,食藥署也發現常見過期食品處理方式,包含送回原供應廠或廠商處理,預估約有3.3公噸,採廢氣物方式處理,預估約有31公噸;食藥署將針對送回原供應商或原廠處理之業者,列為後續優先稽查重點。

同時主婦聯盟公布「台灣量販店及超市剩食現況初探」調查報告,發現量販連鎖超市的剩食量大,通路商大多回應,丟最多的分別是蔬菜、水果和肉類。

「蔬菜、水果和肉類」的圖片搜尋結果

主婦聯盟祕書長賴曉芬表示,15家量販、超商,僅有7家回應,1家歇業,另外7家不回應。調查的「剩食」是指快要到期的即期品、外包裝有破損的食物,以及外表不佳、過熟的食物,如香蕉過熟發黑沒人買,即使調查通路的回應僅有一半,但從這些資訊推估,整體通路商棄置食物狀況嚴重,推估一年有價值40億元的剩食被丟棄。

調查還發現,蔬菜、水果、肉類食品是被丟棄的「重災區」食品,57%的店家認為,這三種生鮮因為保存期限短,被丟棄的情況嚴重。賴曉芬表示,因為量販通路的生鮮要擺起來多樣、澎湃,但這些生鮮無法久放,一有變色或放太久不新鮮、賣相不佳,消費者就不會選購,因此要不斷的更新。

這些剩食都到哪去了?42%通路商回覆賣給養豬戶當飼料、29%通路商剩食當廚餘焚化燒掉,21%通路商減價促銷,5%通路做成熟食賣出,也有退貨給供應商。

賴曉芬表示,很少通路商會捐給社福單位、食物銀行或民間團體,主要是因為法令上並沒有免責,若轉捐出去,吃了出問題,通路商不想因此惹麻煩,因此,即使捐出去也僅限於糖果餅乾罐頭等乾貨,並不會捐生鮮食品。

要鼓勵通路商剩食不浪費,除了立法免責外,通路商還希望政府能給予稅務優惠,也贊成立法嚴格規範,訂定不同規模的通路商最高的剩食丟棄量。賴曉芬表示,義大利為了減少剩食,提出租稅減免;台灣現況就是既沒有胡蘿蔔(免責、減稅),也沒有棍子(無強制規定),業者沒有壓力,因此不用考慮剩食處理。

 她也提到,就算政府沒有立法,企業也該盡到社會責任。賴曉芬舉例,英國最大的量販店特易購(TEXCO)除了剩食捐贈外,委請第三方公正單位幫忙檢討食物浪費查核,結果發現,剩食有四成是麵包、兩成是生鮮,讓業者可以進行採購調整,並且主動公布調查結果讓外界清楚知道,甚至為了減少浪費,會在包裝上印製儲存方式,調整賞味期限,甚至在網頁上做消費者教育,都有助於減少食物浪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