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人們急需領導力的時代,我們找到了一些可以啟迪你的男人和女人。他們當中有些是名人,有些卻鮮為人知,但他們都鼓舞著各自的擁戴者,並且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Christine Lagarde / 58歲/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總裁
Lagarde在2011年7月成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領導人,當時正值歐洲債務危機最嚴重之時。她的工作並不讓人羨慕,需要平衡188個成員國的擔心,同時還得支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希臘、愛爾蘭、葡萄牙以及其他困難國家的救援。她直到現在還在做這項工作,基本上是成功的,儘管在援助上的苛刻條件惹惱了一些國家。在執行她的嚴格緊縮方案時,Lagarde還指出,改革將在總體上惠及窮人和失業者,這使她的言論被更為廣泛地接受。
Angelina Jolie / 38歲/ 演員,人道主義者
Angelina Jolie做事從不為了短時期出風頭。她在2001年與聯合國難民署通力合作,先是做親善大使,現在當上了特使。她承擔了50項現場探訪任務,前往伊拉克、敘利亞和巴基斯坦。她不顧醫學界的爭議,決定在《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的一篇社論裡解釋,她為何做預防性雙側乳腺切除手術,這表明她願意公開她的立場,參與不愉快的對話。英國外交大臣William Hague曾與Angelina Jolie合作,努力阻止戰亂地區的強姦氾濫現象。William Hague:Angelina Jolie代表21世紀的新一代領導力。她的力量在於,她能夠同時影響政府和推動公共輿論。她選擇利用她的全球影響力來引起人們對被忽略的人權和人道主義事務的重視,這符合最佳的領導力傳統。
馬雲(Jack Ma) 49歲/ 阿里巴巴集團Alibaba Group 董事長
馬雲成為億萬富翁,不僅因為他的出色管理,還因為他以一種大氣而自信的風格來領導公司。從1999年他在杭州的一所公寓裡創辦阿里巴巴的那一天起,他就勉勵員工要有大思維和為夢想而工作!。他親自實踐,將阿里巴巴建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網路企業,每天有1億名顧客在網上購物,營業收入超過了亞馬遜Amazon和eBay的總和。
張瑞敏(Zhang Ruimin)/ 65歲/ 海爾集團(Haier Group)首席執行長
他的激進管理創新將海爾從一家瀕臨破產的國有小冰箱廠變成了世界最大的家電品牌。他將員工分成自我管理的小團隊,團隊可以選擇自己的經理,爭奪內部的人才,可以贏取大筆的獎金——就是在西方,這也不同尋常,在中國更是聞所未聞。
Carlos Ghosn / 60歲/ 日產公司(Nissan)和雷諾公司(Renault)首席執行長
拯救一家衰退的老牌大型工業企業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很少有領導者做到,而他不僅做到了,之後還在一家完全不相干的工業巨擘的擔任最高管理職,他就是Carlos Ghosn。麥肯錫(McKinsey)認為,Ghosn在1999年到2005年間對日產的拯救是現代企業史上最有戲劇性的振興之一。他成功的方法是打破日本的文化常規,裁掉數以千計的工人,並切斷公司與日產經連會的關係。這讓日本人和媒體感到憤怒,但他的休克療法成功了。Carlos Ghosn很快成了日本的英雄,他的功績甚至出現在日本漫畫裡。難怪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稱Carlos Ghosn是跨文化領導者。
Susan Wofcicki / 45歲 / YouTube公司首席執行長
Google的第16號員工於1999年加盟公司。剛過一年, Larry Page和Sergey Brin在加州Menlo Park在Susan Wofcicki的車庫裡開設了公司的第一個辦公室後,她成了公司的第一位行銷經理。在Google內部,Susan Wofcicki以其管理風格廣受讚賞,她有力地引導公司最成功的廣告和商務平台的演化。如今,很多人期待在今年2月甫掌管谷歌的YouTube業務的Susan Wofcicki能夠激勵出更多的員工。
馬拉拉(Malala Yousafzai) / 16歲/ 教育權利倡導者
馬拉拉11歲就開始反對塔利班。這位來自巴基斯坦斯瓦特山谷(Swat Valley)的女學生堅決直言捍衛婦女受教育的權利。4年後,她在校車上遭到塔利班的槍擊。這一殘暴行徑震驚了全世界,在康復後,她不顧更多的死亡威脅,繼續維護人權活動,吸引更多人加入她的行列。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的Bede Sheppard稱馬拉拉是「兒童可以成為自身權利的聰明領導者的光輝典範」。
Mike Krzyzewski / 67歲 / 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男子籃球隊主教練
Gregg Popovich / 65歲 / 聖安東尼奧馬刺隊(San Antonio Spurs)主教練
Dawn Staley / 43歲 / 南卡羅來納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女子籃球隊主教練
想成為優秀籃球教練沒有固定的方式。John Wooden教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隊的球員如何正確繫鞋帶,新當上紐約尼克隊(Knicks)總裁的“禪師”菲爾·傑克遜(Phil Jackson)愛引用佛語,不管做什麼,重點都是讓5名隊員同心協力。有三位風格迥異的教練鶴立雞群,我們很難說哪一位最為優秀:杜克的K教練(Coach K - Mike Krzyzewski))數十年來以恩威並濟的方式培養球員,並由此成為美國大學頂級籃球聯賽的史上最成功的教練,並帶領美國國家隊參加奧運會,奪得兩枚金牌;
以寡言出名的Gregg Popovich,有時會退到一邊,把權力留給隊員。在一次暫停中,他質問手下的球星們:你們想讓我做什麼?自己想辦法吧。他們真的想出了辦法。Gregg Popovich連續16個賽季打進季後賽,超過了任何現任的美國職業籃球聯賽(NBA)的教練;
Dawn Staley在天普大學(Temple)和南卡羅來納大學帶女籃時創下傳奇般的紀錄。這位美國女子職業籃球聯賽(WNBA)的前球星一開始並不想當教練,但正如她自己在2013年加入美國籃球名人堂(National Basketball Hall of Fame)時的演講所說:當我開始關心球員勝過關心勝利時。她就知道,她做出了正確的決定。這也許就是成功者的共性。
Geoffrey Canada / 62歲 / Harlem Children's Zone首席執行長
由於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對大多數組織幫助城市貧民的效果不滿意,Geoffrey Canada發起了一項試驗,他稱之為Harlem Children's Zone,企圖覆蓋紐約市的24個街區的所有孩子,從他們一出生開始就向他們提供教育、社交和醫療幫助。這個項目的創意在於讓成功變成自我促進的現象:當孩子和他們的家庭看到身邊總有人成功,就會重新調整他們的預期。這項試驗發揮了驚人的作用。兒童地帶(Harlem Children's Zone)現在覆蓋了100個街區,服務於12,000多名兒童,95%的高中學生上了大學。Geoffrey Canada計劃今年下半年辭去首席執行長職務,但他的創意以及他出色的領導力將持續下去。
Strive Masiyiwa / 53歲 Econet Wireless創始人和董事長
大約20年前,Strive Masiyiwa打贏了一場重要的法庭紛爭,使得辛巴威電信業向私人投資開放。他是非洲進步小組(Africa Progress Panel)成員、非洲綠色革命聯盟(Alliance for a Green Revolution in Africa)董事和洛克菲勒基金會(Rockefeller Foundation)董事。他令人信服地倡導發展機會和創建強有力的政府機構。洛克菲勒基金會總裁Judith Rodin說:他確實是非洲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世界各地的領導者和首席執行長都向他諮詢。他改善千百萬人生活的科技力量。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