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很重要,重要到500年以來,從我們的老祖宗到現在,都一直告訴我們,要懂得如何聊天,它是建立關係、增進關係、打開機會之門最重要的一把鑰匙。

想讓聊天精采無比,需要絕佳的才華、記憶力和機智,但對於能力不是那麼優秀的人來說,市場上也有大量指南,可以協助他們提升聊天的能力。這類指南可以追溯至近500年前,相關知識亦有更加長遠的歷史;有趣的是,這方面的建議幾乎不會隨時間改變。

「不要打斷他人」這項建議,至少可以上溯至西塞羅(Cicero)在西元前44年的作品。他在《論責任》中提出了聊天的原則,這些原則亦一再重現於現今的自我成長書籍之中,例如口齒清晰、自在發言但也要讓別人有機會開口、保持謙遜等。

西塞羅可能只漏掉了兩個重要規則,也就是記得大家的名字,以及當個好聽眾;前者或許可以追溯至柏拉圖,卡內基(Dale Carnegie)則是這兩個原則當代擁護者。

西塞羅提出的原則似乎不受文化和時間限制,也難怪後來的指南書沒辦法提出更多的基本原則。不過,它們可以提出處理特定的情況的訣竅,這些訣竅同樣不受時間的限制;例如,無名氏作者在1618年的聊天指南中提出了「不要回想自己的夢境」,雪柏(Margaret Shepherd)也在《文明對話的藝術》中提山了同樣的看法。

蘇格拉底和柏拉圖所處的雅典,有如聊天的第一個黃金時代,主因即為柏拉圖所著的《對話錄》。聊天的第二個黃金時代,也許就是17世紀末、18世紀初,那些由女性主導的法國沙龍了。

聊天在18世紀初的英國同樣十分盛行。那是英國咖啡屋的黃金時代;法國沙龍不談政治,但在英國咖啡屋,聊天的主題就是政治。另一方面,不少造訪美國的人,則覺得美國人似乎有些沉默寡言;19世紀造訪美國的狄更斯(Charles Dickens)認為,那是因為美國人「愛好貿易」,讓人不願意分享資訊,以免競爭者搶得先機。

更近期一些,聊天不興盛的原因,不再是貿易或天性沉默,而是因為科技讓人分心。歐威爾(George Orwell)曾在1946年抱怨,從不間斷的廣播傷害了聊天的品質;20年之後的電視,也引來了類似的批評。

不過,聊天已然熬過了不少嚴峻挑戰,未來必定也是如此。想找證據,只要去紐約餐廳,聽聽那震耳欲聾的聊天聲,或是去大書店,看看架上的談話教學書籍就行。

經濟學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 Driver Blo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