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愛國的丈夫,妳是我的愛國妻子,讓我鑽進妳被窩創造生命吧。」這是幾年前新加坡用來鼓勵生育的一首廣告歌歌詞。隨著人口老化和人口縮水,愈來愈多富國政府感歎:誰來負擔稅收,誰又來照顧老人呢?各國都想讓人民多生小孩,但方法用對了嗎?既然有退休金制度,何必養兒防老?
當尼日等窮國為了過度生育頭痛不已,新加坡等富國卻為了少子化焦慮萬分。全球日益富裕,生育率也快速下跌,香港生育率1.1,代表每代人口約略減半。日本、義大利和德國生育率小於等於1.4,隨著人口老化、減少,各國不禁要問以後誰來繳稅,誰來照顧老人家?
富國要振興人口,最廉價也最好的方法就是接納更多移民。移民不用哄騙,還可以立刻開始工作,但規模大到足以挽救南韓等國家逃離人口危機的移民潮,政治上行不通,所以很多富國還是鼓勵民眾加緊做人。
有些環保人士認為少點人對地球比較好,但人口太快崩跌同樣可能帶來嚴重苦果。希臘左支右絀的退休金制度,就因1.3%的生育率雪上加霜,中國一胎化政策更將導致這些年輕人面臨大量老年人口重擔。
不少自由派主張國家不該對家庭事務插嘴,但實際上很難兩全。政府不過制定了用一般稅收支應的退休金制度,就大大減少民眾養兒防老的動機。較實際的做法是去看看哪些刺激生育的措施能立竿見影。
很多政策成效不彰,民眾對囉嗦的影片完全無感。政府生育津貼只會進到本來就打算生小孩的夫妻口袋裡,歐洲經驗顯示較長的育嬰假也無法鼓勵父母生更多小孩。
最有效的方法是補助托嬰服務,降低兼顧工作和育兒的成本。1870年普法戰爭後元氣大傷的法國擔憂國力,率先推行補助托兒所措施,成為歐洲生育率最高的國家之一。便宜托兒所也提高了魁北克的生育率,從加拿大生育率後段班躍升至前段班。
幾乎沒有富國的生育率能回到代表人口穩定的2.1%,要說服南歐或東亞女性生多點小孩更是難上加難。南歐和東亞生育率摔得又快又深,可能永遠回不去了。像南韓還有文化包袱,女性努力上大學、找好工作,但在家裡兩性不平等,女性得在職涯和每天煮甜不辣的家庭生活中擇一。
不過文化可以改變,只要廣設便宜又好的托兒所,讓女性不怕生小孩,就能解決女性、生育率和國家財政困境。
留言列表